虽然利希滕斯坦强调并非在批评抽象主义,只是反对神怪奇特的一些不合理性与人性的事务。他发现有些理念不是太肤浅,就是过于深奥,让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无所适从,不但感到沮丧,同时使得绘画的工作僵化,为了对付抽象主义所谓的秘传王牌,利希滕斯坦指出,真正的艺术是跟它正好相反的。
他选择卡通与连环画,一半是由于感人的主题价值,一半是由于他喜欢将一般的平凡事物与艺术相结合,这也是他工作的特色,将低级艺术的主题,提升为高级艺术形式。
利希滕斯坦选择中产阶级的消费者去反映这个世界。同时迅速指出他的绘画“是与连环画有真正的不同之处,有些地方是稍有区别,可是每一个特征、痕迹、记号,绝对是在不同的位置。区别也许不大,但却是关键之处。连环画也有它的形态,可是并不要求强烈地一致性,之所以有不同的用意,一个只冀望描述,而我是在求其合一”。
利希滕斯坦利用这种特别的主题内容去解释它,同时提供了一种方法,让反艺术的叙述,经他转换成为艺术。
我们用事实来证明这项说法。《艾迪双折画》和((放水雷》是他1960年间的两件艺术品,它们的特色,一是女主角一连串吸引人的罗曼史似的戏剧;另一是勇士在战争中冒险的传奇。这两组都配合了连环画的对白和多样性解说的方法,将语言纳入绘画之中。两幅画中的文字叙述都是紧要关头,语言就像是建立起舞台,让行动、声音与故事有了演练的场所。
在《艾迪双折画》中,对话似乎长了些,没有名字的女主角好像遭到苦恼;而在《放水雷》里,大战的总司令发号正在攻击(利希滕斯坦用西班牙语替代了原来的德语,当然是加重了可笑因素的戏剧效果)。
罗曼史和战争,对于成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人,都是可以预见的情节。电视的肥皂剧、连环画册和电影都是常用的题材。
利希滕斯坦将时代的活动留下了文化的记录。的确,这些属于我们文化的特色,至今仍拥有它的价值。
展开
——美术史家 文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