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史微
0.00     定价 ¥ 28.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45802177
  • 作      者:
    张尔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史微要旨表诠、序、题辞、凡例、重定内篇目录叙、史微卷第一、原史、史学附史官沿革考、百家、原艺附郑学辨、史微卷第二、原道、原墨、原杂、原法、原名、史微卷第三、原从横、原儒、原兵、子余附诸子文说、宾孔、史微卷第四。
展开
精彩书摘
    史学自东周失官,流为道家,吾于道家未分之前,求史之旧学,其惟六艺乎?盖六艺者,先王经世之书也。经世之书皆掌诸柱下,皆太史之所录,非如后世仅以编年、纪传为史而已。章实斋有言:“三代以下,撰述有定名而记注无成法;三代以上,记注有成法而撰述无定名。”睢其无定名,故天人之故、政教之原,体国经野之规、宰世御民之略,皆得以史目之;惟其有成法,故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不相合而相为用。故日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试以六艺征之,周易为伏牺至文王之史,尚书为尧舜至秦穆之史,诗为汤武至陈灵之史,春秋为东周至鲁哀之史,礼乐为统贯二帝三王之史。太史公自序目:“伏牺至纯厚,造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则六艺相续为史,可以心知其意矣。盖古无断代为史之例,易虽终文王而尚书无嫌始尧舜,书虽终秦穆而诗无嫌始汤武,诗虽终陈灵而春秋无嫌始隐公,此亦犹太史公书本继春秋而托始黄帝以来,班固书本续太史而断自汉高以降也。是故六艺者,上古之通史也,岂可以后世史法绳之哉?虽然,犹有大者,则以六艺与道家相出入也。汉志日“道家者流出于史官,历纪古今成败祸福存亡之道”,是史家无不兼道家宗旨矣。道家日:“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淮南道应训历引前言往行,诠释老子。<br>    ……
展开
目录
点校本序<br>史微要旨表诠<br>序<br>题辞<br>凡例<br>重定内篇目录叙  张东荪<br>史微卷第一<br>原史<br>史学附史官沿革考<br>百家<br>原艺附郑学辨<br>史微卷第二<br>原道<br>原墨<br>原杂<br>原法<br>原名<br>史微卷第三<br>原从横<br>原儒<br>原兵<br>子余附诸子文说<br>宾孔<br>史微卷第四<br>徵孔<br>经辨<br>案易<br>史微卷第五<br>案春秋<br>案礼<br>案诗书<br>原纬<br>原小学<br>经翼附今古文答问<br>史微卷第六<br>博观<br>祖道<br>宗旨<br>宗经<br>口说<br>流别<br>史微卷第七<br>抵异<br>争讼<br>易论<br>春秋论<br>礼论<br>史微卷第八<br>古经论<br>明师<br>明教<br>通经<br>附录<br>张君孟劬别传邓之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