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类的骨髓抑制是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脏毒性,可出现短暂的无症状的心动过缓,也可出现严重的传导阻滞、心脏缺血和梗死。此外这类药物会出现外周神经感觉障碍,最初表现为肢体远端的麻木和麻痹,也出现脱发,偶有恶心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药液外漏可致局部毒性,局部静脉炎、蜂窝织炎等。<br> 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br> 可抑制真核细胞蛋白合成的起始阶段,抑制氨酰基对核糖的结合及其核糖体与肽链的形成,并使核蛋白体分解,对细胞内DNA合成也有抑制作用,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s期细胞作用明显,对G,期细胞也有作用,如:三尖杉生物碱类等。这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尿酸浓度增高、脱发、皮疹,此外这类药物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血压下降、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外收缩、房室阻滞、房颤、奔马律等心脏毒性,应作静脉缓慢滴注。<br> 3.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br> 有些肿瘤自身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必须依赖于摄取人体血液中的氨基酸。有些药物可水解氨基酸,使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受阻,抑制细胞生长,导致细胞死亡,如:门冬酰胺酶,正常细胞由于能够自身合成门冬酰胺,受影响较少,因此,门冬酰胺酶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