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
0.00     定价 ¥ 4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9500314
  • 作      者:
    隈研吾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的目的在于颠覆20世纪发明出来的这个体系,这也是我设计建筑的目的。家不是用来买卖的东西,它是用来居住、用来生活的。如果自己没有要在这个家里跟房子一起老朽、死亡的意识,那就不能算是这个家里居住过。不仅仅是家,其他建筑也是如此。那是与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移都移不动的分量,不忍轻易让给他人的东西,它是与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哲学以及人生紧密联系着的。<br>    这才是建筑的原点。无法与大地割裂开的,才是建筑。我重视的是回到那块大地,重新审视建筑;回到那块大地,再一次将建筑与大地连接起来。《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的目的在于颠覆欧洲建筑从希腊-罗马时代沿袭下来的割裂手法。暴露从而颠覆,实践这种颠覆,以此告诉人们我们还能够有别的选择,这就是《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的目的。
展开
精彩书摘
    柯布西耶则主张,房屋之上的庭园才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元素,于是采用“底层架空”的手法在二楼建造了个庭园。孩子们被迫离开了周围美丽的树林与草地,只能束缚在用钢筋混凝土造成的封闭小庭园里玩耍。柯布西耶给出的牵强解释是周围草地的湿气太大,所以将庭园抬高到了二楼。而草地如此繁茂舒适,让人不知不觉地就想躺上去。柯布西耶却偏偏要将这白色建筑与大地割裂,合弃那片柔软的草地。<br>    另一位现代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也大同小异。他没有使用柯布西耶的“底层架空”方法,而是利用底座将建筑从大地割裂出来。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1929]的底座就是他最成功的代表作。整个建筑庄严地矗立在一块罗马产的白色大理石制成的高约1米的底座之上。它就犹如台座上的一座雕塑,矗立在世博会众多的建筑中。想必密斯是计划好了的,会馆因这块底座而从众多建筑中分裂出来,标新立异,有如来自异世界的奇异建筑,被神圣地区别出来。当然,这样的建筑自然就从巴塞罗那这块红色的大地中割裂了出来,也远离了世博会喧嚣的会场。割裂,才是密斯最渴望的。而且,这种通过底座达到割裂效果的手法,自古就存在于欧洲的传统建筑中。比如说雅典卫城的神殿。正因为根根柱子都肃穆地矗立在用石块堆砌起的底座之上,神殿才被赋予了神圣的感觉,从凡尘俗世中割裂出来。而且,卫城本身就位于雅典的小高丘之上,山丘自身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底座。这样一个位于人工底座上的双重底座,让神殿显得更为独特。而且在欧洲,不是只有宗教建筑才会使用这样的底座手法。在以希腊一罗马建筑为渊源的古典主义建筑中,底座作为一种基本手法,在将各种建筑从它所处的环境里分割出来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密斯、柯布西耶都是这种传统门派的嫡系子弟。<br>    ……
展开
目录
序<br>第一章 连接 日向邸<br>第二章 流出 水/玻璃<br>第三章 隐去 龟老山<br>第四章 极少化 森林舞台<br>第五章 村井美术馆<br>第六章 莲屋<br>第七章 粉碎成粒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