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医心疗法:中医眼中的心身疾病
0.00     定价 ¥ 2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801253
  • 作      者:
    朱抗美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竞争的加剧,工作、学习与生活压力,使心身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经验丰富,有其独特理论优势。 <br>    心身疾病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具有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由于公众对心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存在许多误区,许多人还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去看精神病”,认为“脑子有病”才去心理咨询,造成许多心理问题未得到及时纠正而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中医药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历史悠久、资料丰富,有其独特优势。 <br>    《中医心疗法:中医眼中的心身疾病》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专家编写而成,以生动的临床案例,详解了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在治疗常见病证中运用心理疗法的成功经验与体会。旨在帮助大家认识心身疾病及中医药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的优势。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心疗法:中医眼中的心身疾病》以生动的临床案例,详解了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在治疗常见病证中运用心理疗法的成功经验与体会,既有传统的中医方药和情志疗法,也有现代医学的心理治疗手段,特别是对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如何识别心身疾患,如何突出中医特色与现代心理疗法相互结合给予了重点阐述,是一本提高中医临床医生认识心身疾病,取得更好疗效的实用性读物。<br>    本书可供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参考阅览。
展开
精彩书摘
    5.暗示解惑疗法<br>    暗示解惑疗法亦即意示疗法,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情绪和行为。一部分医家同时借助语言等方式,剖析本质、真情,以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达到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目的。本法主要适用于由疑心、猜测所导致的幻觉、抑郁病证。早在《素问·调经论》就有生动记载:“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日我将深人,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中医心理学最早的暗示疗法是祝由,是以巫术的形式告之患者病的由来,此后古代各名医大家在暗示解惑法认识的基础上,创作了不少流传千古的医案,值得一阅。<br>    正如上述,暗示解惑疗法其最早的表现形式为我国古代的祝由,祝由可以理解为“咒由”,“咒”乃巫术中用以“除灾”或“降妖驱鬼”的口诀,古人用咒时常伴以画符的形式;“由”乃病由,从古代祝由医案来看,多指鬼神信念中的事件,即在患者精神生活中发生的与鬼神有关的事情,患者坚信并由此诱发强烈的情绪、行为障碍,但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此乃张景岳所说的“心生之鬼”。祝由时医者有意控制患者,诱出其出现心身惑乱的鬼神观念为何,然后针对这种惑乱采取相应的克制方法。其实祝由过程是顺势利导,使患者接受心理暗示的过程,现基本上已经废用了。现在我们讲的暗示解惑法源于祝由,但是又有所区别,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通过语言暗示等方式,剖析本质、真情感触,以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达到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br>    一人在姻家过饮用,醉甚,送宿花轩。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许。天明视之,槽中俱是小红虫,心徒然而惊,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觉闭塞,日想月疑,渐成痿隔,遍医不愈。吴球往视之,知其病生于疑也。用结线红色者,分开剪短如蛆状,用巴豆二粒,同饭捣烂,入红线丸十数丸,令病人暗室内服之,置宿盆内放水,须臾欲泻,令病人坐盆,泻出前物,荡漾如明,然后开窗,令亲视之。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愈。(《名医类案·卷七·诸虫门》)<br>    从上面的医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患者感觉到的虫实际上在人体肠胃是不可能存活的,而医者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在药丸里面包红头线让患者觉得“蛆已下”,从而使患者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病随后康复。实际上这与现代心理学暗示疗法是一致的。所谓暗示是人们通过语言、手势、表情、动作和暗号等方式,对一些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使特定人群盲从附会,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分为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从本病案来看,医者属于积极暗示,其暗示的目的是使用不存在事物解除了患者错误的认知,从而解除躯体化的症状。<br>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地位、贫富贵贱、个性差异及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转归和康复等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中医心理治疗同样秉承了这种传统。对于中医治疗心理疾病的医案,不少心理学学者认为古代中医师的治疗方法具有高度创造性、随意性,很难复制和操作,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古代医生重视患者特点,重视患者心理、情绪、社会及人际的各方面因素。比如上述移情易性医案中的患者为书生,医者只有采取“乱其句读,朗声而诵”方法才会引起患者注意力的分散,达到治疗效果,而在上述暗示解惑医案中,因医者坚定患者认为胃脘部有蛆物,故巧妙地在药丸里面包红头线让患者服后排出似蛆的红头线,使患者觉得“蛆已下”。换一个患者情况必然不同,当然很难模仿。所以重视人的社会地位、贫富贵贱、个性差异及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是中医心理学的优势所在。<br>    6.以诈还诈法<br>    “诈病”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病者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以诈还诈法只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诈病问题,而患者本身没有心理疾病。<br>    一青年幼妇因攀高取物,两手举而不下,想必出然,究属罕见之症也。请先君子下之,无故患妇娇羞异常,碍难动手,因暗嘱家人,代为多系单裙而出,用阔带绑手于庭柱之上。向妇吓曰:“此症乃筋之病也,虽然在肩,其患在腿,必须脱去裙子,用针挑之,可期手下病除。”家人唯唯,而妇不允。初则解其外裙,妇曰:“宁可成废,切勿动用。”继则解其内裙,妇亟狂呼求免,忙作迎拒之状,而。两手已齐下矣。其家人曰:“先生药不用,手不动而病除,真奇人也。”先君曰:“治病如行军一般。兵法曰:‘欲击东而先攻西。’念则欲刺其腿而肩患自瘳矣。何奇之有?”(胡廷光《伤科汇纂》)<br>    7.增强耐受法<br>    患者因受到某种刺激而受惊致病,以后遇这种刺激哪怕极轻微,亦可能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对此,可有目的地制造这种强烈的刺激给患者,以增强患者对这种刺激的耐受能力,从而缓解疾病。<br>    《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蹑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张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张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张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少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入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张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
展开
目录
    绪论  独特的中医心理疗法<br>    一、头痛原因各不同,暗示移情镇“头风”<br>    ——头痛的心理疗法<br>    二、身境变迁,眩晕由生<br>    ——眩晕的心理疗法<br>    三、情志不畅,“祝由”助愈<br>    ——郁证的心理疗法<br>    四、七情骤变癔证生,以诈还诈治木僵<br>    ——癔证的心理疗法<br>    五、营卫不和汗出,内外合治病除<br>    ——汗证的心理疗法<br>    六、肝郁失眠相伴,疏肝平肝合宜<br>    ——失眠的心理疗法<br>    七、胃痛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br>    ——胃痛的心理疗法<br>    八、不良情结催生呕吐<br>    ——呕吐的心理疗法<br>    九、气喘未必是肺疾,疏肝解郁除疑病<br>    ——喘证的心理疗法<br>    十、心悸缘于心不安,暗示开导阿胶汤<br>    ——心悸的心理疗法<br>    十一、尿频尿急的消除<br>    ——淋证的心理疗法<br>    十二、白庀由心生<br>    ——白疙的心理疗法<br>    十三、淋病后抑郁证的中药暗示疗法<br>    ——淋病的心理疗法<br>    十四、寒邪凝滞漏肩风,边说边针显神功<br>    ——漏肩风(肩周炎)的心理疗法<br>    十五、减肥致闭经,调经重调气<br>    ——闭经的心理疗法<br>    十六、有效的心理处方:心血配关爱<br>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心理疗法<br>    十七、焦虑的孩子,有效的心药<br>    ——脏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心理疗法<br>    十八、金不克木,培土生金<br>    ——慢惊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心理疗法<br>    附录  心身疾病中医常用方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