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家庭自助医疗手册
0.00     定价 ¥ 2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02454545
  • 作      者:
    刘青,王珂主编
  • 出 版 社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人体并非病来如山倒,而是病来初可见!只要掌握常见疾病的特点,了解自我护理的有效方法,才能预防和控制大病将至的危机,使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8种伤寒感冒常见并发症
    4种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常见并发症
    5种体内上火及肿瘤常见病症
    3种关节及骨骼疼痛
    5种手足常见疾病
    6种肌肤常见疾病
    3种眼鼻耳部常见病症
    5种口腔及咽喉常见病症
    3种五官常见病症
    8种胸肺腹部常见疾病
    7种不可忽视的常见慢性病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青,著名作家兼著名生活类图书策划,著有《准妈妈教程》、《准妈妈升级心理调试》、《0~3岁婴幼儿健康体检必读》、《孕期健康体检必读》等孕产、育儿类图书。
    医学影像专业学士,拥有多年放射科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医学知识,掌握大量人体常见疾病的自我防御及诊疗方法,发表多部论文及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做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自助医疗手册》提出五十七种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信号,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使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寻得对付疾病的方法。《做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自助医疗手册》一改医学用书的晦涩难懂,而是引入药膳、偏方、食疗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每种药膳均介绍了原料、制作方法、功效等,可作为家庭应对疾病的健康使用手册,也可作为礼品书赠送亲朋好友。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以防惊厥及其它不良后果。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烦躁不安者,在降温同时给予镇静药。
    药物
    市场上治疗发热的药物还是很繁多的,按作用机理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黏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
    ◆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
    ◆减轻鼻黏膜充血药能够选择性地收缩鼻黏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例如苯丙醇胺、伪麻黄碱等。
    ◆解热镇痛药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
    ◆抗病毒药可以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阿昔洛韦、金刚烷胺等。
    ◆治疗感冒的中药也很多,如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感冒清热冲剂、藿香正气冲剂等,中草药如柴胡、葛根、黄连、金银花等等,这些中药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抗病毒的效果。如柴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解热作用,具有毒性低、退热迅速的特点。在抗病毒方面,柴胡除有抑制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柴胡不仅能够应用于治疗流感,对发热所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性疾患都有治疗作用。
    食物
    发热无论是服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人体在发汗散热的同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盐分。
    因此,发热时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此时的饮食原则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发热的时候不要吃鸡蛋,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热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浓茶往往会使人们的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热,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发热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不要吃高营养的物质,因为这样做往往会使发热患者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
    日常护理
    发热的时候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和吃一些对疾病有利的食物是必要的,同时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若体温高达39℃-40℃,且一时难以退热时,可用凉水浸过的毛巾敷在头部。注意勤换,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擦胸、背及腿部,使皮肤浅表血管扩张,有助于退热。
    ◆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让病人睡在舒适的床上,穿的衣服要宽松一些。
    ◆发热病人的房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换气,不要吸烟,房间要保持安静。
    ◆发热病人服药后可能会出汗,这时被服不要太厚,以免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出汗以后要及时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防止着凉。
    ◆发热病人应注意多喝水,这是因为人在发热时所需的水分比平时多。由于机体代谢率增高,出汗多,水分消耗大,血液相对浓缩,血流缓慢,心跳无力,因此,要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可多喝糖盐水、绿豆汤、菜汤、西瓜汁、果汁等。
    ◆发热的病人,一般胃口都比较差,此时,要想办法给病人做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豆浆、豆腐脑、牛奶、酸奶、藕粉、鸡蛋汤、酸汤面条、蒸蛋羹等,并注意少食多餐。同时,要让病人多吃一些水果,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早日康复。
    ◆发热病人要注意口腔清洁,吃饭后要漱漱口,早晚刷牙,使口腔清爽,感觉舒服,促进食欲。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伤寒感冒常见并发症
伤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病,这种病有轻也有重,重的会延续2周以上不见好转,而且会出现很多身体并发症。对于这些并发症,有些我们很熟悉,有些却很陌生。发热、头痛、寒战、多汗、畏寒等,都是非常常见的;而痉挛、眩晕、意识丧失,却非常少见。但是,少见并不是说不存在,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伤寒感冒,但是事实上却潜伏着别的健康危害,这些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此对身体的健康呵护,需要我们学会掌握这些情况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发热——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001
二、寒战——高温前的肌肉收缩症状/004
三、多汗——人体阴阳失调的表现/007
四、畏寒——阳气虚弱不能温暖四肢的病症/010
五、痉挛——肌肉出现发作性收缩的一种现象/013
六、头痛——常见于肌肉动作的不协调/016
七、眩晕——一种运动性错觉/019
八、意识丧失——保持顺畅的呼吸是关键/023

第二章 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常见并发症
紧张,这种情绪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导致人的心理疲劳,使人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与疏导,以至超越心理警戒防线,它就会像慢性中毒一样,当其达到一定量时,会使我们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从科学上证实了,情绪紧张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联系,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紧张时释放的神经肽Y会削弱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患病。所以,每个人都应在平时注意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一旦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我感到疲惫不堪时,切不可等闲视之。
一、失眠——想睡,却无法睡的痛楚/027
二、食欲不振——缺营养又吃不下的无奈/030
三、肥胖——体重、脂肪统统超标/034
四、消瘦——有时,瘦未必就是好事/039

第三章 体内上火及肿瘤常见病症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摄氏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出现上火。上火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及体征。如面红目赤、咽燥声嘶、疖肿四起、红肿热痛、口腔糜烂、牙疼肿胀、烦躁失眠、鼻衄出血、舌红苔黄、尿少便干、发热出汗等。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上火在有的情况下比较轻,是可以自己调节的,但是上火也见于结核病、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癌症晚期等一些慢性疾病,应当予以重视。
一、大便出血——不能置之不理/043
二、淋巴结肿大——警惕病理刺激性淋巴结肿大/047
三、牙疾、牙痛——一种疼起来要人命的小病/051
四、口腔疾病、唇疾——影响全身健康的食物通道/056
五、扁桃体发炎——皆因喉咙干燥而引发的病症/061

第四章 关节及骨骼疼痛
俗话说“人未老,状态先老”,这可不行。关节及骨骼引起的疼痛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腰背痛、腿酸腿痛、关节炎、肩周炎、风湿……如此众多的病痛折磨着年轻的上班族,尤其是整天忙碌的白领、商务人士,各种疼痛病更是扑面而来,使人心情烦躁、忧郁,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有时更会潜伏着我们看不到的健康危害。爱护健康,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要掌握和认识关节及骨骼疼痛的原因及有效地应对这些“老年病”,从点滴做起,永葆年轻和健康。
一、骨刺——治疗还是不治疗,关键在于性质/066
二、腰痛、腿痛——过分疲劳或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069
三、关节炎——一种可以预防和缓解的慢性病/073
……
第五章 手足常见疾病
第六章 肌肤常见疾病
第七章 眼鼻耳部常见病症
第八章 口腔及咽喉常见病症
第九章 五官常见病症
第十章 胸肺腹部常见疾病
第十一章 不可忽视的常见慢性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