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为什么与青铜器粘连在一起呢?这是因为青铜器在商代是相当贵重的物品,当时盛行厚葬,商代的帝王和贵族死后,除以奴隶殉葬,还习惯把他们生前喜爱的东西,特别是铜器,包裹上丝绸,一同放人墓中陪葬。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铜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表面出现了斑斑锈痕。而包在铜器上的丝绸,却因铜锈渗透,与铜器黏附在一起,避免了微生物的侵蚀,得以一并保存下来。在河南安阳、河北藁城台西村等殷商贵族墓葬中的青铜器上,都黏附有这样的丝织物残痕。
从这两处墓葬出土的丝绸残痕来看,组织都是平纹地组织上起斜纹花的织品,有菱形、方格形和回纹形花纹。通过对这些织纹的分析,表明当时确已掌握了简单的小提花技术,并能织制出疏密相当、组织严密的暗花图案。这样的一些图案,大概都是殷商时期较为流行的丝织物和衣饰上的纹样。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幅根据殷商石刻残像复原的画像,画中人物的服饰就属于“回纹”,可以为证。
由于纺织生产与人们实际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周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对纺织手工业的管理。据《周礼》记载,周王朝对纺织手工业从纺织原材料的征集,到纺织、织造、练漂、染色等工作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且彼此有细致的分工。周代将掌管纺织生产的管理机构称为“典妇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