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欣,辽宁大连人,做过8年教育记者、编辑,作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家。10余年来,发表各类作品200余万字。重视对女儿的教育,主张做爸爸就要做“三型爸爸”,即学习型爸爸、牺牲型爸爸和朋友型爸爸。每天在写作之余,会陪孩子读书、讲故事、画画、锻炼身体、做游戏。在女儿还未出生时,就开始为女儿写信,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10年,即使在重症期间也未曾停笔。其为孩子编创的数万字童话故事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
女儿葛嘉竹虽然只有9岁,却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无论是绘画、写作、外语,还是体育运动,都表现出色。其绘画作品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作文、童话在各大报刊频频发表;英文歌曲演唱曾获全国少儿英语表演赛辽宁赛区一等奖。
展开
——摘自《新商报》
有的家长说,培养一个好孩子比登天还难;也有的家长说,培养一个好孩子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和容易。本书作者就是一位像呼吸一样从容、自然、不动声色地陪孩子阅读、健身、游戏、交流的好父亲。父亲给孩子写信,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它避开了频繁说教让孩子产生的厌烦情绪和反感的心理定势,把父亲要传授给孩子的知识准确地传达到了孩子的心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金洪源(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美国普菜斯顿大学特出博士生导师)
年过而立,舐犊情深。+年寒暑,笔耕不辍。病魔突袭,矢志不改百封书信,封封心血。廿万文字,字字珠玑。慈父慧女,令人羡慕。竹不仅是位有牺牲精神的爸爸,更是一位有大智慧的爸爸。
——网易网友小马(媒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