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伦勃朗传.上
0.00     定价 ¥ 30.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5902051
  • 作      者:
    (美) 房龙著
  • 出 版 社 :
    鹭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4
收藏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WILU三M VAN LOoN,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历史学博士,著名学者,出色的通俗作家,文化普及的大师级人物。他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他一生笔耕不辍,勤奋著述,独立完成了40余部著作。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他多才多艺,精通10种语言,拉小提琴也是把好手,还善于绘画,为自己的许多著作亲绘插图。
    其作品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广博而不乏真知灼见,文字深入浅出、通俗优美、轻松风趣而又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展开
内容介绍
    《房龙作品百年经典:伦勃朗传(上)》用一种半小说体的自传形式,描述了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天才绘画大师伦勃朗悲情的一生:艰难挣扎的艺术生涯,曲高和寡的生活窘境。虽然作品被践踏,人格受攻击,但他仍然痴迷于艺术,甚至到了“迂腐”的地步。他相信自己的绘画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艺术将带给他前所未有的自由。
    100年后,蒙尘的珍宝终于得到世人的青睐,伦勃朗——这位荷兰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被人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诸巨擘如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相提并论,凄凉离世的大师终于可以含笑九泉!
展开
精彩书评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著名作家 郁达夫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满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1641年,我记忆中的雨天
    这是1641年11月末的某天深夜,雨下得很大。
    让我说一下我为何对此有把握。我对日期和姓名的记忆很差,但对大多数特别容易忘掉的毫无相关的细节却有非凡的记忆天赋。 
    1641年的春天,我叔叔杰勒德去世了。我现在居住在阿姆斯特丹,蒙特马尔特的房子是他留给我的。我花了整个夏天来处理这些房产事宜。但在10月初(我忘了确切日期)我收到了来自维尔的信,信中说一切就绪,只差我去签署文件。当时我立刻询问这些法律事务可否通过信件解决。可律师就是律师,世上哪里的律师都如此,是口袋里的钱让这些人尽可能地拖延办事速度,他们通知我必须亲自到场。
    所以我告别了我的病人,经过4天不舒服的旅行,乘坐透风的船,睡在潮湿的床铺上(我们今天的乡下旅店与100年前的一样糟)我总算到达了我度过整个幸福童年的小城。离开这个地方已近10年,我立刻发现了它的变化。港口的船只少了许多。街道上行人稀少,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英语了,而以前,这个地方英语、苏格兰语与荷兰语一样流行,每个孩子都能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语言骂人。
    我住在一个小旅店里,觉得很无聊。以前的旅店至少也住有十来位客人。今天店里只住着两位看上去很衰老的苏格兰人和德国人。苏格兰人是来此了结个人私事的,德国人(来自但泽的无聊人,脸上有麻子,有很重的洁癖,我原以为他是波兰人)显然想用一点儿本钱做个好买卖。两个人都不会成为彼此有趣的伙伴。请别忘了雨还日夜不停地下着,我一直待在维尔,整整两个星期我不得不与这两位呆板的老头儿在旅店酒吧打发时光,一直等到律师和法律文书把所有文件准备好,文件包括?摘录、书面陈述书、放弃权利书、转让证明和认可书。
    我不想去听那简短的英语教义问答(由苏格兰人祖父个人编写的,由他的孙子在喝了六七杯热甜酒后以动人的有规律的声调背诵),我也不愿和德国人下棋(你得把他像鹰一样地加以防范,否则他的皇后和马随时都会干出和游戏规则所不允许的事来),我愿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可并不想把时间用来详细阅读成捆的法律文件(没有这些文件,我们共和国的规规矩矩的公民是无法来到和离开这个世界的),我得读这些由前人留下的,后来的企业主们锁起来的无用的东西,而他却把它称为他的“智慧圣殿”。这些文件相当令人讨厌,可没完没了的雨把通往塞得堡的道路完全冲毁,无法派人到那个城市搞些文学作品来,后来我感到的枯燥烦闷不可言表。
    在那时我的一个伟大的发现,突然使我心中出乎意料地充满了对下两个星期快乐的期盼。我这位好叔叔在青年时代是一位少妇的追求者,而这位少妇在那时就扬名天下,她一直被公认为是我们国家最富有智慧的女性。她从事造船业,嫁给了一位年轻的法国后裔,其父母为荷兰人的律师。这位年轻人年幼时是一名非凡的文学天才:他10岁之前就给欧洲一半加冕的君主朗诵他自己作的?腊六韵等诗;12岁时编辑、修改了两本拉丁文学的二三流提倡者们最严肃、最有学术价值的作品。
展开
目录
推荐序0l
序我为何写这本书05
第一章 1641年,我记忆中的雨天1
我不仅记得大街上倾泻的大雨,我还记得由于这位友善老人的关心照顾,原本我要为谋生而奔波的未来生活忽然像变魔术一样改变了。
第二章 初见萨斯基亚,她已卧病在床2l
我把手放在她的胸口上,她的心脏很微弱地跳动着。她病得很厉害,似乎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
第三章 有关我年轻时代朋友的情况32
到底为什么四位如此不同的人会在我那简陋的房间里相聚在一起?
第四章 在沉闷的生活中如何寻找快乐5l
那与文明世界隔绝的三天流放将作为最令人愉快的事件之一永远珍藏在我一生的记忆里。
第五章 我与伦勃朗的相识之缘56
但那个年轻人对这场战争似乎充耳不闻,始终在忙着他的速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砸死。
第六章 这个女人真讨厌62
她很了解病人的事,所以她知道男主人马上就会成为鳏夫,她很想做填房。
第七章 萨斯基亚的肺病很严重67
她很可爱,很可怜,很有耐心,可还是没有丝毫好转。
第八章 我对伦勃朗的绘画艺术心领神会70
这幅画强烈地吸引了我,我发现了其他绘画中少有的东西。
第九章 伦勃朗作了一幅巨画,希望以此成名78
这幅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将听说我的绘画技巧;我将拥有比以前更多的顾客,我就要做我的实验,我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第十章 这幅百使伦勃朗受到嘲笑97
从此。伦勃朗的厄运就开始了。
第十一章 与一位正直的磨坊主谈论艺术101
磨坊主对画家非常崇拜,并咒骂士兵们,说他们一点儿用处也没有,但是喝酒比打仗棒多了。
第十二章 画家交友中,他的妻子日渐衰弱104
这是一幅悲凉的画面,然而我们却爱莫能助。
第十三章 萨斯基亚安息了113
他轻声对我说:“她今晚真安静!我从未见过她睡得这么熟,她真的快好了。”

第十四章  葬妻后,伦勃朗立即投身工作
第十五章  伦勃朗意外登门,借走50盾
第十六章  有关萨斯基亚家的一些事
第十七章  讲讲我祖父的几件趣事
第十八章  我祖母是怎样嫁给祖父的
第十九章  1572年的蜜月
第二十章  第五戒律:我自幼对它心存怀疑
第二十一章  我那苦命的傻兄长
第二十二章  我祈求哥哥归来
第二十三章  回乡悲情:我哥哥惨死街头
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部落和可耕种的土地都没找到/265
第三十五章 荒原上的神话及其结局/284
第三十六章 来自故乡的消息/292
第三十七章 “十个失踪部落”又增加一个/30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