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人种又称澳大利亚人种,现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的岛屿上。棕色人种皮肤为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黑色并且卷曲,鼻子宽,口鼻部前突,胡子和体毛发达。他们首先冲出非洲,走向世界。
拥有海洋基因的棕种人,沿着海岸线走,从阿拉伯半岛经伊朗、印度,抵达中南半岛。此后,这批C-M-130的子孙分为几个支系,其中一个支系向北进入西伯利亚,并最终进入了北美地区;另一个支系向南进入澳大利亚,并扩散到整个太平洋诸岛。
另一支带着D型突变的棕种人,又被称为小黑矮人,身材较矮,皮肤较黑,拥有非常古老的基因,他们和C-M-130几乎同时走出非洲。
就在这两支棕种人遍布全球之时,黄种人循着他们的足迹,来到他们所到的几乎一切地方。由于黄种人进入新石器时代,比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棕种人有更先进的工具和武器,加上有先进的农耕技术,人口数量开始爆炸,向全球扩张,与棕种人争夺生存空间。相对落后的棕种人,在争夺平原地区和温带地区的斗争中连连失败,黄色人种迅速取代了棕色人种。纯血的棕种人被排挤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由于这个过程时间特别短,两种人种甚至没发生融合,所以这些平原地区找不到棕色人种基因。
但是,在高寒地区、高海拔高原山地、边缘海岛,由于气温低、氧气稀薄无法种植农作物或者大海阻隔无法到达,使得黄色人种无法在短时期内取代棕色人种,这个取代过程便持续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所以两个人种在这些地区发生了交流,使得高寒地区(如蒙古地区)、高原山地(如西藏)、海岛(如日本),这些地区虽然最终黄色人种占据了优势,但棕色人种的成分却被大量保存了下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