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鲤鱼
(一)生活习性
在我国鲤鱼分布广,有十几个品种,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南的澜沧江等水域都有鲤鱼。鲤鱼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江河、湖泊、水库、塘、堰、溪流中都可以生活,尤喜在水草丛中、水质肥沃的松软泥层活动。鲤鱼一般不出水面,有时有逆水流跳跃的情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鲤鱼跳龙门”。鲤鱼在水底层游弋觅食时常常用嘴拱泥,此时水面翻起水泡,形成条形或片状,若发现水面有这种水泡,即可下钩垂钓。鲤鱼属水底层鱼,喜欢在有水草的水域及水底有石头、树根、树枝的地方生活。鸭子栖息的水域、牛卧水的水域也多有鲤鱼游动。水库、湖泊中的缓坡,较深的水湾、涵洞、闸门附近也是钓鲤鱼的好地方。鲤鱼有避强光、喜阴暗、隐蔽性强的特点。
鲤鱼多在4-6月产卵,在产卵前后的半个月内不进食。鲤鱼属杂食性鱼,因地域不同,食性也有差异,如澜沧江水域的大头鲤、大眼鲤以水中浮游物为食,而云贵鲤鱼以肉食性饵料为主,但大部分鲤鱼是荤、素皆食,侧重荤食,喜食浮游的小软体动物,如小昆虫、蚯蚓、面包虫、红虫、蛆虫、螺蛳肉等;喜食的素食有各种面团(用酒或油与番茄、香蕉、韭菜、虾粉、鱼粉、酒糟等拌和而成),对嫩玉米粒、红薯、山芋尤为喜欢,也喜甜食。
鲤鱼性格机敏、狡猾,警惕性高,吃食谨慎,挣扎力大,逃窜迅速。遇到食饵后不是马上咬钩,而是先用头、身子、尾巴触碰鱼饵、鱼线,再嗅嗅食饵,然后才咬钩。反应在漂子上,是渐渐下沉,没入水中拖走,也有送漂的情形,但较少,漂子沉浮的幅度较大,偶尔还有漂子在水面打圈圈的现象。比较大的鲤鱼咬钩后往往伏在水底不动,这时提竿的感觉是钩被树根、石头挂住似的,这正是大鱼卧底不动的表现,这时一定要沉住气,把竿子斜着拉紧(斜度约60°),然后慢慢遛鱼。由于鲤鱼力大、狡猾,易脱钩,一定不能慌张,慢慢把鱼遛到水边,尽量用抄网或抓钩捉鱼。
钓鲤鱼可用硬梢手竿,钩子要稍大些(7号以上的钩),钩的弯曲部分也要宽一些,可用伊势尼8-11号钩.风线宜短。拴钩方式为卧底钩.若在水域宽的水库、湖泊中垂钓,宜用长尾风漂,也可用七星漂,以省去因水的深浅不同而反复调漂的麻烦。在江河、湖泊中垂钓,因水宽鱼稀,可在不同的水域多打几处窝子,以“见机行事”,还可轮流垂钓。
(二)钓鲤鱼的饵料配方
鲤鱼的最大食性特点是喜食甜味饵,因此,配制钓鲤鱼的饵料一定要注意增加甜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