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
0.00     定价 ¥ 33.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5729834
  • 作      者:
    聂作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聂作平先生本着“绝不戏说”的严谨态度,用客观、犀利、独特、深刻的观点和角度,将1793-1901年间的大清王朝剖析得丝丝入扣、纤毫毕现。本书发前人所未发,写前人所未写,创造了对大清研究的“三个”——第一部以剖析时代精英之恨分析大清之死的著作,头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史开端是1793年而非1840年,头一回将中西文明交锋作为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所着重描述的马戛尔尼、张集馨、龚自珍、林则徐、叶名琛、李鸿章等人,无疑是这个“大变局”时代的所谓“乌合之众”的代表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些无论是身为高层大员还是身为底层屁民的无奈与迷茫,更透过作者对这些人的描写,看到了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这确实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所谓“以史为镜,鉴古喻今”,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展开
作者简介
  聂作平,男,1969年生于四川富顺,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发表和出版作品300余万字。代表作有随笔集《历史的B面》、《历史的耻部》(和吴思的《血酬定律》同获新浪网、当当网评定的“2003年度最有价值图书”),专著《1644:帝国的疼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这一事件标志着封闭的天朝与西方世界的相交与碰撞。生于这种大变革、大融合、大冲突下的中国人,从龚自珍到林则徐,从严复到叶名琛,从张荫桓到王韬,从容闳到刘光第,从郭嵩焘到义和团,尽管身份地位各异,都成为东西方文明角力之际催生的杂种。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他们或拯救,或绝望,或逍遥,或愤怒,最终都无法阻止社会集体腐败的大清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
展开
精彩书评
  虽然聂作平曾自嘲“在健忘的时代里奢谈历史是一件有些迂腐而危险的事情”,但他以自己对中国历史的另类观察,对现行教科书中所忽视的历史进行探寻,使作品深受当代读者喜爱。市场证明,他并不寂寞。
     ——《南方都市报》
   
     阅读欲望被立刻调动起来是因为聂作平说过,与通常道德意义上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好人相比,那些打开了乱世潘多拉之盒的坏人反而活得更精彩。
     ——《成都晚报》
   
     作家以浓重的笔墨褒扬了对个体生命的热爱。
     ——《华商报》
   
     聂作平善于选取一些不为人所道的角度来表述对于历史的关怀,描画历史是为了给现在提供一种借鉴。
     ——《半岛都市报》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英国第一位汉学家眼里的天朝
第二章 来自高级官员张集馨的报告
第三章 从龚自珍的诗文看天朝没落
第四章 林则徐与严复:英雄的真相
第五章 叶名琛从总督到罪人的宿命
第六章 第一留学生容闳和他夭折的强国梦
第七章 留美幼童:祖国亲生的杂种
第八章 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的孤独之旅
第九章 报界第一人王韬的生存方式
第十章 光绪重臣张荫桓之乱世功名
第十一章 公祭政治犯刘光第的幕后玄机
第十二章 “义民” 义和团VS“汉奸”李鸿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