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到抓主症
中医基础教研室 印会河
辨证是基础,辨病是方向。辨证和辨病是认识论的两个阶段。证只能解决疾病的现象问题,只有认识了病,才是抓到了疾病的本质。我认为中医西医都是辨病论治的,搞中西医结合,不但要辨中医之病,并且还要逐步做到辨西医之病而论治。1964年我讲辨证和辨病问题时,曾举了已经崭露头角的咽白喉合剂治疗白喉、活血化瘀剂治疗宫外孕、大黄牡丹皮汤的加减方治疗阑尾炎和大剂量枳实治疗胃下垂等作为例证,认为这是辨病论治的高级阶段,尽管当时只是少数几个病的辨病论治,但是却体现着中西医结合的方向。类如这些,便可不必从头再辨证,而是直接加以对病治疗。当然在疗效问题上,还是应该继续发展的。至于不具备以上条件的那些疾病,则应抓紧中医固有的辨证与辨病,并不断地予以总结提高,以期能有更多的疾病做到用西医的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对毛主席要求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是适应的。其后我又在搞辨病论治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抓主症”的问题。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辨证和辨病
一直都有人在说,中医是辨证的,西医则只是辨病论治。而我却认为,中医和西医都讲辨证,也都讲辨病论治。中医不讲辨病,则气、血、痰、火、风等等的治疗方法,便没有用武之地;而西医如果丢掉辨证,则可以断言,他们会连一张极起码的化验单都开不出来。不过二者用症来辨病的方法不同罢了。但二者的辨证与辨病又同是认识论的两个阶段:即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则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而且能够把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辨病统一起来,把西医的检查结果和中医的辨证、辨病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西医的诊断加入中医的辨证内容,我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治高血压时我除根据中医的传统辨治疾病的方法以外,常加上夏枯草、青葙子、苦丁茶等以降血压。见心衰心跳达150 次/分以上的患者,我敢于大量使用附子强心。这就是西医的诊断给了我力量。同时我也常利用西医的明确诊断,再加上中医的辨病分型进行治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