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经方发挥与应用/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名医传薪》:
(三)镇咳作用:一般认为甘草口服后,能覆盖发炎的咽喉黏膜,减少刺激,从而发挥镇咳作用。18-B甘草次酸衍生物对豚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强度可与可待因相似。此类制剂对化学性刺激及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均有显著效果,故认为甘草的镇咳作用为中枢性。
(四)解毒作用:甘草浸膏与甘草甜素对硝酸士的宁、水合氯醛、乌拉坦、苯砷、组织胺、河豚毒、蛇毒、破伤风毒素、白喉毒素等都有解毒作用;对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及酒精引起的实验动物肝损伤,甘草有保护作用,若与柴胡相配伍为甘柴合剂则有良好的保肝作用。若甘草与附片同煎煮,可使附片的毒性大为减低。
解毒作用原理尚未完全阐明,有人认为甘草甜素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凡毒物在体内经代谢产生羟基或羧基的物质,均可与葡萄糖醛酸起反应,而达到解毒作用。
(五)抑茵作用:甘草的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但在有血浆存在情况下,其抑菌和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有所减弱。又据报告甘草次酸在试管内增加小檗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力达1倍,甘草苷的这种作用更强。
由此可见,甘草本身虽无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它能增强其他清热解毒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甘草常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配合银花、玄参、板蓝根、蒲公英等同用,可增强抗菌消炎作用。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具有盐皮质类固醇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钾盐或铵盐、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使多种实验动物出现水钠潴留,钾排出量增加,健康人口服也有类似情况。有报告证明,25毫克甘草次酸较1毫克去氧皮质酮的水钠潴留作用要强,甘草也有一定的糖皮质类甾醇样作用,并能显著延长可的松的效果。甘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临床上可以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患者(阿狄森氏病):有一定疗效。
(七)抗炎作用: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对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肿、甲醛性脚肿、皮下肉芽肿性炎症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效价约为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的1/10。
(八)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人报导甘草的粗提出物- Lx(除去甘草甜素以外的热稳定的成分)有免疫抑制作用,对每鼠2毫克静脉注射,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最近报告Lx是一种非甘草次酸的苷元糖蛋白,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巨噬细胞与吞噬有关的酶,而显示其免疫抑制作用。
(九)对耳前庭功能的保护作用:甘草酸与链霉素碱性基结合成甘草酸链霉素后,不影响其抗菌活性,但能减轻链霉素对前庭神经的损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