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得意非常,就十分夸口。他对蜀国的士大夫说道:“你们幸而遇见我,所以身家性命得以保全。要是遇见吴汉一流的人物,就糟了。”又说:“姜维也是一个有本领的人,不幸遇着了我,所以敌不过罢了。”听的人都暗笑他,他自己也不觉得。他又表上魏朝,说:“刘后主一时不可把他内徙。要是把他内徙,吴国人看见了,疑心魏国待他不好,就不肯归降了。现在该留兵两万人在蜀,蜀国投降的军队,也留着两万,不要解散。再在四川大造兵船,做出一个伐吴的声势来。一面派人去晓谕吴国,吴国自然可不战而降了。只要把后主留在四川一年,那时候吴国归降,就可把他送到京城里。”当时邓艾在川中,诸事多独断独行,并不等魏朝的许可。司马昭派监军卫瑾去对他说,不宜如此。邓艾倒说:“《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一味等待命令,以致误国,这件事我是办不到的。”这样一来,司马昭自然要疑惧了。钟会等人就乘机说他的坏话。于是魏朝又下诏书,槛车征还邓艾。怕他不听命令,叫钟会也进向成都。卫瑾在前,用司马昭的亲笔命令,晓谕邓艾手下的兵。邓艾手下的兵,此时只想望得些赏赐回家,谁来和邓艾造反?况且邓艾也本无反心,抵抗命令的事情,自然不是仓促间可以结合的,于是邓艾手下的军队,都一无抵抗,把邓艾钉入槛车里去了。
钟会和姜维,很为要好。《三国志·姜维传》说他们“出则同舆,坐则同席”。邓艾被擒之后,钟会到了成都,所有伐蜀之兵,都在他一个人统率之下了。《三国志·钟会传》说:他这时候就有了反心。要叫姜维等带着蜀兵出斜谷,而自己带着大兵跟随其后。这时关中一方面,是没有阻碍的,可以唾手而得长安。既入长安,从渭水及黄河顺流而下,五天可到孟律,和骑兵在洛阳相会,一举而大事可定了。忽然得到一封司马昭的信,说:“怕邓艾不肯就征,已派贾充带了一万名兵进驻乐城,我自己带着十万兵驻扎在长安。相见在近,不再多说了。”钟会得书大惊,对亲近的人说道:“只取邓艾,司马昭知道我办得了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