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数学奇趣
0.00     定价 ¥ 28.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030334640
  • 作      者:
    徐品方, 徐伟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数学很奇妙,它就像是一座由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构成的迷宫。利用思维的力量去寻找迷宫正确道路的过程,充满着挑战,也充满着乐趣。
  《趣味数学丛书:数学奇趣》介绍了一些充满奥秘与奇趣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历史故事,包括神秘而有趣的自然数、妙趣横生的墓志铭,以及数学历史上的失误等,这些内容发人深思,令人惊讶,有些还会让你会心一笑。相信《趣味数学丛书:数学奇趣》能够激发你对数学的兴趣,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你的创新意识。
  《趣味数学丛书:数学奇趣》语言通俗易懂,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非常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大众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趣味数学丛书:数学奇趣》:
  5.音乐助你工作好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现代专家研究表明:数学、文字与音乐对人的大脑开发大有帮助。据报纸披露,有专家估计,一个人的脑记忆容量,约等于目前世界藏书总量的全部信息,但真正被开发出来的却微乎其微(转引自《中国消费者报》,1995-1-30)。
  大家知道,人有左、右两脑,左脑优势在于抽象思维,如数学、文学等;而右脑优势在于形象思维,如记忆、形象、音乐和感知等。但是人们往往重视左脑的利用(如从小培养幼儿数数、背古诗等),而忽视右脑的开发,音乐可以激发右脑中有益于思维、记忆的肽的分解运动,还能促使人脑中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大量增加。因此,音乐对于右脑的开发,培养人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喜爱音乐。我国古代教育都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孔子规定他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在国内外,许多科学家都离不开音乐,关于这一点,有许多故事,下面选介一些:
  许多科学家毕生离不开音乐,音乐帮助他们发明创造或工作好,正如开普勒说,他发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是受了故乡巴伐利亚民歌《和谐曲》的启示。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喜欢音乐,不仅拉得一手好的小提琴,还很喜欢弹钢琴。他发明“广义相对论”是在不断弹奏钢琴的同时悟出来的。爱因斯坦承认:“如果没有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在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死后,人们对他的大脑进行切片,发现他脑中的突触比常人(甚至其他科学家)多得多。
  据有关资料披露,1971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加拿大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格哈德·赫兹堡博士,数十年来从不间断他的音乐练习,他认为音乐打开了他科学研究的思路。
  匈牙利数学家波尔约(又泽为鲍耶。J.Bolyai,1802~1860)是第一小提琴手。当他在数学世界里感到单调困倦时,他就回到五彩斑斓的音乐天地里,从音乐天地里找到研究数学的灵感。他深深感到,数学的神秘和音乐的美妙,完全是相融的。数学和音乐是他心灵成长的肥美沃土。
  雷垣(1912-2002)是我国现代数学教育家。音乐帮助他走进了数学家的行列。他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了三年音乐后,放弃音乐,转向数学,留学美国获数学博士学位,后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自古就有黄钟起度、乐律相系的传统。雷垣教授在美国大学学习数学的同时,仍在音乐系选修了乐理课,向小提琴名师学习,参加音乐系组织的交响队及参加每年5月的音乐会、欣赏世界音乐名家演奏等活动。
  雷垣教授终身从事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又以音乐为业余爱好。他曾做过傅聪的钢琴启蒙老师。他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找到了数学与音乐的结合点,使二者相辅相系,并行不悖。
  雷垣教授认为:搞数学靠逻辑思维及记忆能力,搞音乐靠形象思维和听觉能力,二者分属大脑两半球。如果处理得好,数学与音乐,可以得到和谐统一,可以开发左右脑功能,并且把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作为紧张教学工作的一种精神调剂。所以,他一生除留下教授数学的声誉以外,音乐成为他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悦耳的琴声在他的指间飞扬,留下了他的小提琴和钢琴的悠扬韵声。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 充满奥秘数学
二 生活中的数学
三 破译算式哑谜
四 妙趣横生墓志铭
五 数学王国怪事多
六 神秘而有趣的数
七 数学史上的失误
八 考你的辨析能力
九 台国人命名的定理
十 数学背后中的故事
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