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 水是保证植物的叶色青翠,花朵艳丽的主要功臣之一。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但过多的水分也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因此我们要根据植物的需要合理地浇水。当花卉缺水时,植株会显得毫无生气,会出现叶片萎蔫,如果长期缺水,还会出现黄叶;如果在花期和果期缺水,其花朵和果实会凋落。判断植物是否缺水,可以通过观察土壤来确定。当盆土表面的颜色变浅或者呈灰白色,或者用手插入盆土感觉土壤坚硬时,说明盆土需要浇水;当盆土颜色较深,呈片状或团粒状,或者用手触摸感觉松软潮湿时,则表示土壤湿润,不需要浇水。对于给盆栽植物浇水,经常可以看到“见干见湿”和“干透浇足”的原则,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见干见温:指浇过一次水后要等到土壤表面发白,即土壤干了才能浇第二次水,而且浇水一定要浇透,直至盆底排水孔唷水溢出为止。此原则适用于月季、栀子花、吊兰等喜湿润且不耐干旱的植物。干透浇足:指让盆土充分干燥,但盆土与花盆或者盆土之间末产生裂缝时进行一次性浇透,直至盆底排水孔有水溢出为止。此原则适用于梅花、腊梅等喜干怕涝的植物。施肥 一般培养土中的营养不足以满足植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所以要通过施肥进行补充。通常需要在植物的生长期施入氮肥,磷肥和钾肥次之,开花结果期需要的磷钾肥较多,而进入植物休眠期后应停止施肥。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在配置培养土时添加适量的基肥,如过磷酸钙和骨粉等。盆栽花卉的修剪,除了剪除弱枝、病枝和过密枝叶,促进新枝的萌发和调节现有枝叶的长势,还需要改善植株的造型,让其变得更加美观,更具有观赏性。观花植物的修剪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并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通常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具体修剪时还须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下面举例说明。早春先开花后长叶的花卉,如梅花和迎春花等,其花芽生长在两年生的枝条上,修剪应在花后1~2周内进行。如果在早春发芽前修剪,则会将花枝剪去,从而造成无花后果。夏、秋季节开花的花卉,如月季、紫薇和茱莉等,其花芽生长在当年生的枝条上,可在发芽前的休眠期进行修剪。了解了盆栽花卉修剪的适宜时间后,我们接着来介绍修剪的方法。盆栽花卉的修剪主要包括摘心、疏枝、抹芽和剥蕾等环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