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i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以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厂房、校舍、医院、图书馆以及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的国家性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到了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思潮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创立了现代建筑运动中的有机建筑学派。
有机建筑理论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的,每个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其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他经常阅读的书籍),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赖特的有机建筑学派与欧洲的现代派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例如反对复古、重视建筑功能、采用新技术、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等等。赖特主张在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其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赖特主张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赖特试图借助于建筑结构的可塑性和连续性去实现整体性。“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与环境协调,体现材料的本性等,是有机建筑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