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简介】
柳宝诒(1842~1901),字谷孙,号冠群,江苏江阴人。晚清医家。早年考中秀才人京试用正红旗官学教习,兼行医于京城,后见朝廷腐败而回江阴精心研究医道,善治杂病,医术高超,中华名号“致和堂”药店创始人。
相关著作:《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素问说意》、《惜余医案》、《惜余医话》、《疟痢逢源》。
【主要学术思想和主张】
柳氏治疗肝病根据肝的特性,将肝病分为肝气、肝火、肝风三种病,认为肝属木,得春令升发之气,喜条达而恶郁遏,郁则违其性情而为肝气之病;木性化风,风木不和,则上越而为肝风之病;木能生火,木郁火旺,则攻窜而为肝火之病。此三者为肝病之大宗,各自又有虚实之别。具体到黄疸病,柳氏认为有湿热黄疸与寒湿黄疸之分。湿热黄疸为湿热壅遏所致,除身目俱黄之外,还可见内热脘闷、脉弦数、舌白底红等症状,治疗上应当清湿疏浊,以化郁热,予茵陈、茯苓皮、猪苓、豆卷、川柏、黑栀皮、生苡仁、神曲、滑石、通草、荷梗等药治疗;兼夹积滞,为时邪兼谷疸症,可加莱菔子炭、枳实、麦芽、内金等消积化滞之品;湿热留于营阴、蒸菀不化者,可予青蒿、丹皮白薇、竹茹等清泄营中之热。寒湿黄疸为湿邪郁于中焦、阳气不化所致,症见肌黄腹满、黄色偏淡,宜利湿药中兼以温化,可用西茵陈、桂枝、茯苓皮、泽泻片、小川朴、广陈皮、川通草、大豆黄卷、香橼皮等药治疗。此外,柳氏还强调辨证论治分清虚实用药,肝实之病,当疏肝气、疏肝瘀、泻肝火、祛肝寒、镇肝逆、清金平木、实土御木为要;肝虚之病,以扶肝气、养肝血、敛肝阴、熄肝阳、滋水生木为要。
【医论医话】
肝脉络阴器,肝病不能疏泄则热郁而小便黄也腹痛多卧,肝病克脾也。热争者,为热甚,而与正气日争也,狂言及惊,犯及手经也。胁痛,肝脉所过也。手足躁,不得安卧,热甚生风,风淫四末,故烦搅不安也。庚辛克木之日,故病甚。甲乙木旺之日,故汗出而愈。气逆者,谓病气甚,而不顺其可愈之期也。更逢克木之日,故死。厥阴少阴共刺,病在脏必泻其腑,以求出路也。逆则头痛,摒弃上升之故。
(《柳宝诒医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