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思想和主张】
蒲辅周先生以善治急性热病而著称,在温热病的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视“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的“天人相应”观,他在《外感热病的治疗经验》一文中指出:“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气候。”强调治疗温热病要细致观察岁气盈亏,重视季节气候变化。在理论上推崇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提倡寒温一统,融百家于一炉。蒲氏在《时病的治疗经验》一文中强调:“治疗外感热病,融会贯通‘伤寒’、‘温病’和‘瘟疫’学说,方能运用自如。”他说:“六经、三焦、营卫气血等辨证,皆说是生理之体用、病理之变化,其辨证的规律和治疗原则,当相互为用,融会贯通。”他认为外邪以寒温之性分,《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温病学说在伤寒的基础上详论其温,有所发扬创新,但又离不开《伤寒论》理法方药的源泉。
在用药上因人、因地、因时而宜,并时刻注重顾护胃气,这是其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谆谆告诫“苦寒解毒之品,大都有伤脾败胃之弊,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要辨证准确,中病即止”。他还强调调理脾胃为外感热病恢复期的治疗关键,伤寒后期脾虚气滞,法宜甘温调脾,可选用厚补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异功散之类,补脾当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酌情而施;温病后期最易耗伤胃津,法宜甘寒养胃,可选用麦门冬汤、益胃汤等,益胃当先柔肝,可加白芍、石斛、玉竹,其效更宏。
[赵苍,蒲辅周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就.河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版),2002(02):122-125]
【医论医话】
流感总属外感的疾患,治疗流感的原则也就总不外乎“解表”为主,而解表法又应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法则。根据流感的发病因素和季节,区别宜温宜凉,再辨其有无兼夹,自能执简御繁,得其要领。
1.冬日流感的治疗
冬日流感可分感冒寒邪(同伤寒治法)和应寒反温感受非时之气(同冬温治法)二类。(1)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无汗、舌白、口不渴、舌质不红,可与麻黄汤;发热、头痛、身疼、项背强、脉浮长无汗,可与葛根汤;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胸胁痛、目眩喜呕、脉浮弦,可与小柴胡汤;恶风寒、头痛身酸、胸闷不渴、舌苔白、脉浮,可与荆防败毒散;恶风寒而咳嗽、身微痛、舌苔白、脉浮而体虚者,参苏散可与之。以上虽同是“辛温解表”的方法,但见症不同,体质有异,故处方用药,应区别对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