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 Neglected litterateur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0.00     定价 ¥ 38.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15506227
  • 作      者:
    眉睫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废名、许君远、喻血轮、梅光迪……一个个在文学史上若隐若现的名字,如今拭去历史的尘埃,大放异彩。
展开
作者简介
  眉睫,原名梅杰,1984年生,湖北黄梅人。独立学人、图书策划人。
  著有《朗山笔记》(台湾秀威2009年版)、《关于废名》(台湾秀威2009年版)、《现代文学史料探微》(上海远东2009年版)、《梅光迪年谱》(待出),编有《许君远文存》(中国长安2010年版)、《梅光迪文存》(华中师大2011年版)、《绮情楼杂记》(中国长安2011年版)、《文学演讲集》(海豚社2011年版)、《醒睡录》(即出)等十余种。
展开
内容介绍
  今天大众所认知和熟悉的文学领域并不是文学圈子的全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有一些不为众人所知甚至闻所未闻的大家,许多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家很快被湮没,甚至一度在全国很有影响的而最终还是未写进官方文学史,直到今天他们几乎都没有“抛头露面”的机会,作者把这些有较大影响力的现当代作家称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就是揭示那些“失踪者”的真实面貌的一《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从生平、生活、创作各个方面,挖掘出废名,梅光迪,许君远,喻血轮等当年的文学大家的真面目。
展开
精彩书评
  梅杰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发掘珍贵而渐已不为人知的现代文学史料著称于世。他对故乡湖北黄梅的历史人文,怀着浓浓的乡情。无论是对废名的研究,还是对喻血轮及其家族文人群的研究都极见功力,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他以同样执著而奋发的精神对学衡派诸公的研究,特别是梅光迪研究,不仅材料翔实,而且富于创意,多是发前人所未发(如收入本书的《梅光迪年表》)。值此学风浮躁、空论充斥之时代,深感梅杰及其著作确是“一颗奇异的种子”,必将长成茁壮的大树。
  ——汤一介 乐黛云
  
  对梅杰(眉睫)十年学术文集的出版,我持十分欢迎和肯定的态度。梅君发掘和研究“失踪作家”,即近几十年来被冷落和忽视的作家之功,陈子善、谢泳等先生都作了很好的论述,珠玉在前,无须重复。但我还想补充一点,即是梅杰关心的首先是他本土和本姓的作家,这一点实在具有很不一般的意义。从低一点的视角看,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切己而普世,此正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从高一点的视角看,中国社会根本上就是乡土的和宗族的,近几十年变化虽多,本质却还依旧。梅杰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成绩(包括挫折和失败),也就具有更为广大和深远的意义了。因此,我十分看重梅杰的工作,认为其指标性的价值,实在不亚于其学术文章达到的水平和创造的价值,也许还更大一些,更值得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关心也。
  ——钟叔河
展开
精彩书摘
  许君远在1957年5月21日的《文汇报》上发表《报纸应该这样干下去吗》一文中说:“去年秋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几位同志到上海搜集教材,和我谈了一些有关新闻业务的问题。我把过去的经历讲了一些,又把当时我与新华社上海分社一-位记者会见的情形谈了谈。他们叫我把那次会见写成短文,送《新闻与出版》刊登。文章的题目是‘我受了一次审’。我的主要意图是想说明记者培养之难,  个记者要常识丰富,要熟悉业务,要具备采访风度。不久我就接到人民大学来信,说我的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他们预备——发表。”
  可见,许君远在1956年秋以后,就开始在报刊上“鸣放”。次年春,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全国开始“大鸣大放”。短短两三个月,许多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鸣放”,或发言,或受访,或写杂文,或者以其他活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百家争鸣”的气象一时在全国成为潮流。
  这年的4月25日、5月21日,许君远分别在上海出版系统座谈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会议上公开表达表达了对新闻管制、不受重视等问题的不满。他说:
  编辑人员都是调来的,不是考的。出版处调来,出版社领导没有权考虑没有时间考虑能不能用。就是考虑亦只是政治上的问题,对专业知识方面不了解…~上海出版通俗读物的“野草闲花”这对群众没有害处,亦是精神食粮,是人民需要的……编辑部与经理部有矛盾。多插了图,排得稀一点是浪费,《明清故事选》一书翻开来,上面是内容提要,下面是目录,行距那么密,多难看,这叫节约吗?……为什么我们这班有专业知识的出版工作者就应该不受社会重视,不受作家尊敬,也不蒙政府垂青呢?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人视编辑为畏途,不敢问津尝试。其结果出版社徒存空名,出版物的质量将大受影响……有一些编辑同志还是硬搬教条,强调政治意义,一碰到男女关系就不敢大胆放手,对于一夫多妻的故事,总是设法删改,使之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对于谈情说爱的描写,更是畏之如蛇蝎,好像男女不应该恋爱,只凭领导安排就是。这对读者起什么教育作用呢?……我们这个出版社没有宗派主义倾向,倒是向作家开着大门,不像作协对我们大门禁闭。
  ……
展开
目录
废名与废名圈
废名与周作人
叶公超、废名及其他
并非丑化:废名的“真实”一面
有关废名的九条新史料
讲堂上的废名先生——兼谈《废名讲诗》
浮出水面的诗人废名
关于沈启无——并说“破门事件”
记住诗人朱英诞
今人谁识朱英诞
想起被遗忘的诗人石民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以朱雯为例
有关废名的学生赵宗濂

自由主义报人许君远
许君远的北大记忆
关于许君远
许君远二题
关于《许君远文存》简体版
许君远年表

喻血轮的日记与杂记
喻血轮和他的《林黛玉日记》
喻血轮和他的《绮情楼杂记》
《林黛玉日记》的作者喻血轮及其家族
再谈《林黛玉笔记》及其作者
喻血轮忆辛亥
喻血轮年表

《梅光迪年表》及其他
《文学概论讲义》整理附记
“哈佛三杰”辨
《文学演讲集》前言
《梅光迪文存》编后记
生前不曾著书的梅光迪
梅光迪致胡适信函创作时间考辨
梅光迪的家世
梅光迪的《文学概论》
附文:文学概论(前八章)
梅光迪在哈佛大学的学位与职称
梅光迪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梅光迪年表

文人文事
影响我成长的七本书(代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