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3触“电”:电视人生前传
“流行音乐是我的爱好”
首次“触电”
1026
2 1993-1996好奇:命运的偶然转身
“混”进电视
自己是主持人了?
平视
新闻最核心的在于人
“路标”
渴望年老?
我用主持人的方式做记者
好的记者都是啄木鸟
舆论监督就是新闻的天然属性
“媒治”
3 1996-2000拓展:大范围地走向公众
我是在给自己树一面镜子
好的主持人只可诞生而无法训练
我是“第三种语言系统”
不要在别人的结论那里就终止了
有任何问题,切给我
三峡大江截流:中国直播的转折点
悉尼奥运直播:另一种样态的直播
4 2000-2001逃离:拿得起也放得下
换个地平线再升一回
新闻主持人不该被过度消费
“前店后厂”
《子夜》一直就没诞生
我是防止申奥未成而去的
5 2001-2003收获与放弃:制片人生涯
直播常态化
我们第一个报道SARS
“被动”做了两年制片人
“新闻胶囊”
我必须回到以白岩松的方式做主持
6 2003-2008转身:我从未跨越新闻的边界
人生和职业的转折期
真正的主持人中心制是内容中心制
足球对我来说就是新闻事件
影响力下降是进步的标志
新闻的内核必须是严肃的
我就是要做一个长跑的人
《新闻周刊》:卖选择
节目很火是危险的
“看”:中国电视的开创性工作
7 2008-评论:一个“脱敏”的过程
我看电视评论节目
观点已经成为新闻了
《新闻1+1》所卖的选择
有质感的表达:内容为王
评论是一个脱敏的过程
《奥运1+1》:平行逻辑
新闻频道与“拉玛西亚”
……
8 未来:电视知识分子
9 凝望:镜头外的人生
10 聆听:时代的跫音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