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我们说起摩根的时候,我们同样会想到在那个时代和他一样有名的洛克菲勒、卡耐基等赫赫有名的商界人物,但我们知道,刚刚提到的这两位,都出生在相当平凡的家庭,“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父亲是一个名声不怎么好的商贩,他自己16岁就开始工作了,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账员。“钢铁大王”卡耐基出生在一个编织工人家庭,13岁就工作了,在匹兹堡的一家棉纺厂当小工。后来,他们都是靠着自己的非凡努力,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但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他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一出生,就家境富有,他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在显赫的银行家父亲的指导和督促下,走上了银行家的道路,并且在家族已有的辉煌成就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金融帝国。
这个家族是怎样走向繁荣的?是一个人的努力,一朝显贵,还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那样辉煌的事业的?当然是几代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在我们讲述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辉煌事业的时候,有必要首先追溯一下摩根家族的渊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家族的角度认识美国的历史大背景,因为这些家族的事业都和美国历史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摩根家族数代人的奋斗故事,正是美国历史和美国精神的最佳诠释。
对摩根家族的追溯恐怕只能到来到美洲之后,而对于之前的渊源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摩根家族大约是在1636年的1月到达美洲的。美洲原是印第安人的家园,1492年,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这块“新大陆”,从此,欧洲人开始踏上这片土地,并在美洲开辟殖民地。当摩根家族的祖先来到美洲的时候,英国已经在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1606年12月,英国的弗吉尼亚公司组织了144名英国人移民北美,第二年5月,他们在詹姆斯河口附近的一个小岛登陆,建立了一个定居点,名叫詹姆斯敦。那时候,美洲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异常艰苦。殖民点疫病流行,缺衣少穿,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病死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英国人或者为了逃避宗教迫害,或者为了寻找新的希望,冒险踏上了这片土地。
1620年,102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洲贫瘠的海岸,并在那里建立起英国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地——普利茅斯。
在乘坐“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上岸之前,其中的41名成年男子订立了一项公约。公约要求现在和今后到达新定居地的人必须秉承作为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同时宣称对以英王为首的英国政府忠诚,在新的居住地自愿建立公民自治的社会团体,并且遵守已经确立的各项有益于新居住地的法律、规章和制度。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公约》。以后的美国就建立在《五月花公约》的基础上,而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忠诚,等等,无疑也成为后来美国立国的根基,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奉行的基本原则。
摩根家族为什么要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呢?在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当时英国的历史。1603年,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去世,来自苏格兰的詹姆斯一世继位为英国国王,从此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詹姆斯一世是一位权力欲望极强的封建君主,他不了解英格兰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沿袭他在苏格兰的专制统治经验,力主维护绝对君主制度,认为国王是臣民之父,可凌驾于一切集团之上,对他的臣民享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他重用宠臣,纵容贪污腐败,生活奢侈,挥霍无度,使得原本已经十分拮据的王室财政更是入不敷出。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詹姆斯一世向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收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对詹姆斯一世极为不满。
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后,他的儿子查理王子继位,称查理一世。但是查理一世的执政并不是顺利的,他无视国会,任意征税,导致议会内一群“叛逆而专横”的贵族处处与他唱反调。双方的斗争持续了4年后,铁腕的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并重用伦敦主教威廉·劳德为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建立了独裁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信奉新教的清教徒进行无情的镇压。
英国人一向具有追求自由的传统,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他们渴望摆脱独裁君主查理一世,于是美洲的英属殖民地普利茅斯便成为他们首选的目的地,也是他们的希望之所。这时候,普利茅斯只有300人,生存条件极为艰苦,但它的存在还是吸引了其他英国人漂洋过海前去定居。正因为这里有信仰的自由,此后不断有大量的英国人移居到英属美洲殖民地。摩根家族也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美洲的。
摩根家族的祖辈一直生活在英国的威尔士。当时的威尔士经济并不发达,民众在重税之下,生活苦不堪言,不过,当时的摩根家族应该是家境不错的,家族的成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熟练地使用母语威尔士语和英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是到1616年4月迈尔斯·摩根出生时,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想到家族曾经的辉煌,今天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摩根家的小儿子迈尔斯·摩根认识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他们必须作出改变。而且,当时是实行长子继承制,迈尔斯·摩根将得不到家族的任何财产。既然无法从家族中获得利益,不如出去试试运气,毕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留在这里没有希望,走出去也许一切都会变个样。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1636年,20岁的迈尔斯·摩根和他的两个兄弟约翰和詹姆斯来到了美洲,在波士顿停留下来。
当时,波士顿属于马萨诸塞州。马萨诸塞是英国在美洲最早的殖民地之一。1629年8月,受马萨诸塞湾公司的委托,清教徒庄园主约翰·温斯洛普与托马斯·达德利等十余人签订了《剑桥协议》,决定举家迁往北美洲的新英格兰地区,共同开辟马萨诸塞海湾定居地。10月,温斯洛普当选为未来的马萨诸塞殖民地的总督。1630年4月,大约1000名移民来到这片殖民地,他们将创建一个理想的充满基督之爱的“山巅之城”。“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约翰·温斯洛普当时满怀激情地说道。这次移民活动随即带动了一波大规模的英国清教徒迁移运动,10多年里就从英国迁来1.3万清教徒,那些清教徒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吃苦,遵守契约精神,这对美洲殖民地的自由、民主、奋斗精神的奠定起了良好的作用。摩根家族的开拓者迈尔斯·摩根就是这一时期来到这里的。
那时候,迈尔斯·摩根三兄弟仅有几个金币,此外一无所有。他们没有钱购买土地,没有土地,他们就没有在当地参与选举或被选举的资格,也不能参与城市任何其他事务。如果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那也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于是,迈尔斯·摩根的两个兄弟都离开了波士顿,只有他留了下来。
到1640年,也就是迈尔斯·摩根的父母之国英国开始大革命的那一年,迈尔斯·摩根带着他的新娘,那是和他同来美洲的英国姑娘,在一个叫斯普林菲尔德的地方定居下来。
在这里,迈尔斯·摩根借钱买了一块24英亩的土地,有了土地,也就有了希望,迈尔斯·摩根就这样在美洲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历程。1644年12月14日,迈尔斯·摩根的女儿诞生,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叫玛丽。摩根一家在这里不辞辛苦,辛勤劳动,很快就获得了成果。他把在土地上收获的粮食,喂养的牛卖出去,还清了借的钱,仅用几年的时间,他就拥有了大片的牧场和一个牧群,在当地他已经是一位既有财富又有名望的人物了。这是摩根家的长子追求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还有新的希望。
我们知道,在17世纪时的美洲,生存条件异常艰苦,男人们要开辟土地,还要防御到处出没的野兽,而女人们则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要照顾孩子,做他们的保姆、医生、家庭教师,还要负责全家人的生活,迈尔斯的结发妻子普鲁斯·吉布尔特终于在1660年由于劳累过度、身体虚弱而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留下了8个孩子,包括4个儿子和4个女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