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馆·了不起的动物世界:草原大猎杀》:
巢穴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地下洞穴构成的,一般很小,只有幼崽才能进去,这样,当成年鬣狗长时间出去捕猎时,幼崽待在这样的洞穴里就很安全。幼崽在洞穴里待的时间可能长达18个月。在斑鬣狗的群体内,所有的母鬣狗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一个公共的巢穴内,共同抚养;在大部分的褐鬣狗群体内,一般只有1只母鬣狗生育幼崽,即使有时一个群体内有2—3只母鬣狗生育幼崽,它们也是分开巢穴各自抚养。
与多数食肉目动物不同的是,斑鬣狗的幼崽出生时眼睛就能睁开,牙齿也发育良好。斑鬣狗每胎通常产2只幼崽,幼崽出生几分钟就能表现出很强的侵略性,每只幼崽争着占据领导地位,以便控制喝母斑鬣狗奶汁的权利。尤其是在食物短缺,很难养活2只幼崽的情况下,幼崽会表现出更强的侵略性,互相之间会对主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
鬣狗喂养幼崽的方式很不相同,放在公共的巢穴里共同喂养幼崽的斑鬣狗通常在幼崽约9个月大时,才会让幼崽吃肉食,因为那个时候幼崽可以跟着母斑鬣狗奔走捕食了。但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幼崽也还是主要靠母斑鬣狗的奶汁生活,直到15个月大的时候才会完全断奶。褐鬣狗的幼崽在1岁多的时候才断奶,但幼崽在出生3个月时就能吃群体成员带回来的食物了。
为什么斑鬣狗和褐鬣狗喂养幼崽的方式如此不同呢?我们需要再一次讨论两者不同的捕食方式才可以作出回答。第一,如果一只褐鬣狗得到了一大块食物,它只能吃掉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它就可以把剩下的带回到巢穴里。而如果拥有5个成员的斑鬣狗群得到了一块同样大小的食物,很明显它们马上就可以吃完,而根本没有什么可带回去的。第二,一只褐鬣狗巢穴里的幼崽通常只有1窝,体型和年龄几乎相同;而在一个斑鬣狗的公共巢穴里,通常有好几窝幼崽,不但个数很多,体型大小和年龄也不相同,即使带回食物也往往由年龄比较大的幼崽控制,许多比较小的幼崽吃不到。第三,在许多地区,斑鬣狗的捕食范围很大,往往离其巢穴很远,即使找到了足够的食物,“搬回家”也很费力。而在褐鬣狗中,它们会表现出某种“英雄气概”,顽强地把食物带回去,如有一次人们就观察到一只褐鬣狗把一块约7千克重的肉带回了15千米远的巢穴中。第四,由于褐鬣狗群中的幼崽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成年褐鬣狗就很愿意把食物带回来给它们吃。而斑鬣狗群中的幼崽亲缘关系可能比较远,因此会影响成年斑鬣狗带回食物的积极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