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馆·我的第一次探索:科学总动员》:
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并且计算出大爆炸发生的时间。他们还发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正在逐渐远离地球而去。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就说明宇宙正在不断膨胀之中。而如果现在的宇宙仍在不断膨胀,那么肯定在某一时刻,宇宙的体积曾经非常之小——这就是所谓的“宇宙膨胀说”。
通过观测星系的颜色,天文学家们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星系的运动方向。如果星系正在远离地球而去,那么这个星系向它身后发射的光的波长就会被拉长,光的颜色看上去就会偏红。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光波就会被拉得越长,颜色就越红。这就是所谓的红移现象。
最早的透镜主要被用做放大镜,它们是凸透镜,即两面向外凸出的透镜,可以产生近处物体放大的像。但是科学家与天文学家需要有远处物体放大的像,而望远镜则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荷兰籍德裔眼镜制造商汉斯·李伯希于1608年制造了首架望远镜,之后将这一发明卖给荷兰政府用于军事。但是因为他人也宣称是望远镜的发明者,所以荷兰政府并未授予李伯希望远镜发明的专利权。李伯希发明望远镜的消息传到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耳中,他也立刻自制了一台望远镜用来观测星空,并利用它发现了太阳黑子、月球陨石坑、4颗木星的卫星等。
另一位同时代的天文学家——德国人约翰尼斯·开普勒正确揭示了这类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体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产生放大的虚像,继而由凹透镜将其聚焦,从而达到放大远处物体的效果。同时开普勒建议使用两个凸透镜,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