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闲适的情趣:《闲情偶寄》的生活美学
0.00     定价 ¥ 20.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5045539
  • 作      者:
    王永宽, 王梅格著
  • 出 版 社 :
    海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闲适的情趣:《闲情偶寄》的生活美学》为清代著名的戏曲创作家和理论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闲适的情趣:《闲情偶寄》的生活美学》对《闲情偶寄》中的精巧生活进行了细致原味的解读并娓娓道来,无形之中将先人的闲适优雅生活拉近到每个读者的身边。
展开
精彩书摘
  绪论:奇人奇书——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李渔(1611~1680),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为名渔,字笠鸿,号笠翁。曾长期在南京居住,也曾到全国各地游历。他没有做过官,毕生主要生涯是从事写作,其身份定位应当是一个文人。李渔著有小说《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等,因此被称为小说家;他撰作有10种传奇传世,刊本合名为《笠翁十种曲》,因此被称为戏曲家;他还有许多诗文作品,合刊本名《笠翁诗集》、《笠翁文集》,因此他又被称为诗人或散文家。几方面成就合起来,便被总称为文学家。然而,这些还不是李渔一生成就的全部。他还因为晚年撰著的一部奇书《闲情偶寄》,而被世人认定为一位标新立异、超群绝世的奇人。一、生活美学家李渔李渔其人与他所著《闲情偶寄》其书,究竟怎么个奇法?我们可以听听与他同时代人的议论。
  李渔的一位朋友周彬若为《闲情偶寄》作的批语说:“予向在都门,人讯南方有异人否,予以笠翁对。又讯有怪物否,予亦以笠翁对。试读此书,即知予言不谬。”(《声容部?肌肤》眉评)这里,周彬若说李渔是“异人”,是指他的言行与一般人不同;说李渔是“怪物”,是指他更有不少惊世骇俗之举,不仅异于常人,而且简直是“另类”了。周彬若认为,对李渔做出这种既异且怪的评价,可以从《闲情偶寄》书中的内容得到证实。
  李渔在《闲情偶寄》书中“声容部?态度”一节中,称具有媚态的女子为“尤物”,他的好友余怀在这里的批语就说“笠翁真尤物哉”。“尤物”一词,本来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一语,后世文士便用“尤物”指特别突出、特别奇异的人物,如《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中称尤氏姊妹是一对尤物。余怀把李渔称为尤物,也说明在余怀看来,这个李笠翁能够在《闲情偶寄》中发表出这么多奇思妙想,真可以说就是这样的尤物。
  李渔的另一位朋友王安节为《闲情偶寄》作的批语说:“求韵人于千古,定推笠翁首座。谓有人再出其上,吾不信也。”(《居室部?藏垢纳污》眉评)这里,王安节说李渔是“韵人”,而且认为李渔这样的韵人是千古第一位的,没有人能再超过他。所谓韵人,听起来比较抽象,需要意会认识其含义。韵者,风韵、气度、韵味之谓也,古代常用来表现文士的风度与气质。《世说新语?任诞》说“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葛洪《抱朴子?刺骄》说“伟人巨器,量逸韵远”,其中的“韵”字就有这样的含义。今品“韵人”一词,似可解释为风雅有趣之人,即其人之言行高雅而不呆板,风趣而有情致。用千古韵人来形容,足见李渔之奇。
  还有一位朋友陈学山看到《闲情偶寄》之后写信给李渔说:“境辟而愈奇,事纤而悉雅,较之镂空绘影,更进一筹。”这里着重指出“奇”与“雅”两点,抓住了《闲情偶寄》最本质的特征,得到李渔本人的认同。因此李渔称陈学山为“一人知己,死可无憾”(《笠翁文集》卷三《与陈学山少宰》)。陈学山是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他的评论是很有眼光的。
  以上所列举的对于李渔和《闲情偶寄》的议论,并非只是溢美或夸饰之词,而是大体符合实际的。他们称李渔为异人、尤物或韵人,赞《闲情偶寄》的奇与雅,也是大体上能够被后人认同的。在今天看来,《闲情偶寄》在古代汗牛充栋的各种杂著中,确实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奇异的著作。所谓“闲”,可理解为闲适或清闲,所谓“情”,可理解为情致或情趣。李渔把他对于闲适生活的认知,对于高雅情趣的追求,都寄托于这部著作中了。
  《闲情偶寄》撰成于康熙十年(1671),同年由翼圣堂雕版刊行,后来又多次再版。全书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个部分,分别讲述词曲创作与演出、女子妆饰与技艺、房舍建造与布置、器物制作与收藏、花木种植与观赏、饮食烹调与养生医疗等。这些内容包括了闲适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表现了李渔在这些方面丰富的知识,也表达了他在这些方面奇异的观点。其知识与观点共同构成丰富而完整的体系,可称之为独具特色的生活美学,也由此可称李渔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独特贡献的生活美学家。
  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林语堂评论李渔说:“他极富创作思想,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他所创作的器具中,有许多至今为人所乐用。最著名的是他在世时即已有人仿制出售的芥子园信笺和窗户板壁的制法。他那部讨论生活艺术的书虽不为人所知道,但初学画家所奉为圭臬的《芥子园画谱》,则极为著名。此外则《笠翁十种曲》也很著名。因为他是一个戏剧家、音乐家、享乐家、服装设计家、美容专家兼业余发明家,真所谓多才多艺。”(《生活的艺术》,1937年出版)林语堂提到的“那部讨论生活艺术的书”就是《闲情偶寄》,所提到的李渔的各种被称为“家”的成就,除戏剧之外,基本上都包括在这部书中了。因此,《闲情偶寄》是世人认识奇人李笠翁,并进而认识其生活美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平台。
  ……
展开
目录
绪论 奇人奇书——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
一、生活美学家李渔
二、李渔为什么要撰作《闲情偶寄》
三、李渔的才情与雅趣

第一章 填词与度曲:戏剧创作美学
一、心花笔花合而为一:结构求佳
二、雅人俗子同闻共见:词采尚美
三、合韵依声:音律于难处见才
四、金声掷地:宾白须铿锵悦耳
五、看戏之人参汤:科诨并非小道
六、倒引主司入彀:格局应有巧思

第二章 排场与观场:戏剧导演美学
一、传奇之设,专为登场:选剧求精
二、虽观旧剧,如阅新篇:变调求新
三、曲有误,周郎顾:授曲之术
四、口授与心传:教白之法
五、严防脱套,摒除恶习

第三章 姿容与技艺:女性资质美学
一、天生尤物,足以移人:女子形体之美
二、三分人才,七分装饰:女子容饰之美
三、贵洁贵雅:与貌相宜:女子服饰之美
四、诗文养性,歌舞生辉:女子技艺之美

第四章 房舍与布置:居室环境美学
一、房舍与人,欲其相称
二、窗栏之制,人景和谐
三、一家筑墙,两家好看
四、联匾韵事,别出新裁
五、垒石成山,丘壑在胸

第五章 摆设与收藏:器物工艺美学
一、购求完备,设计适用:制度论
二、就地立局,因时制宜:位置论

第六章 肴馔与烹调:饮食营养美学
一、脍不如肉,肉不如蔬:蔬食之美
二、食之养人,全赖五谷:谷食之重
三、脂腻填胸,不能生智:肉食宜少

第七章 花草与竹木:自然生态美学
一、根深叶茂,坚而难萎:木本花鉴赏
二、为根略浅,弱而待扶:藤本花鉴赏
三、经霜必死,交春复发:草本花鉴赏
四、叶具五彩,与花媲美:众卉鉴赏
五、坚质劲节,不以花媚:竹木鉴赏

第八章 行乐与保健:身心养生美学
一、欢乐当行,而不可极:行乐之要
二、未至宜备,思患预防:止忧之法
三、节制嗜欲,调匀饥饱:饮食之诀
四、好色伤德,纵欲伤身:节欲必行
五、未病先防,病至善退:却病须知
六、病不服药,如得中医:疗病箴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