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斯科塔的太阳
0.00     定价 ¥ 24.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151806
  • 作      者:
    (法) 洛朗·戈代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洛朗·戈代,32岁,在法国已是小有名气。2002年,他的《东戈尔国王之死》曾获龚古尔中学生评选奖和书商奖,并被译成15国文字。《斯科塔的太阳》在去年8月出版以后,也获得了广泛好评,两个月就销售了8万册,并被多个文学大奖提名。戈代居住在巴黎,但娶了一个意大利太太,所以作品中常写到意大利。除了写小说外,他也写了不少剧本,而且无一例外地被搬上舞台。龚古尔奖评委会公布今年的获奖名单后,法国文化部长瓦布尔发表声明,赞扬戈代是“难得而又优秀的多产作家”。马振骋,生于上海,1957年于南京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教,教学之余,退休之后,林林总总翻译了:《蒙田随笔全集》、《人的大地》、《人都是要死的》、《小王子》、《贺拉斯》、《夜航》、《瑞典火柴》、《大酒店》、《如歌的行板》、《违背道德 的人》、《窄门》、《田园交响乐》、《要塞》、《慢》等文艺小说。
展开
内容介绍
  《斯科塔的太阳》讲述了:在一个太阳的热量仿佛要把大地烤裂的日子,大盗吕西亚诺刑满释放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小镇,强暴他十五年前的梦中情人。保守的镇民用乱石打死了他,而临终前他却得知找错了人,那女人是他钟情的人的妹妹……就在这受命运捉弄的真情与误会中,洛可·斯科塔诞生了,开始了背负着原罪与诅咒的沉重的家族与传奇。他长大后,成为残忍的江洋大盗,娶了聋哑女,生下二子一女。孩子们在父亲死后一无所有,由于不光彩的家族史而备受歧视,试图往新大陆寻找机会,却因故不能入关,辗转之下他们回到了家乡,在贫瘠的沙地上茹苦含辛地生活。斯科塔兄妹们不曾向命运低头,即使饱受天灾人祸也未曾放弃,期望摆脱盗贼的身份。他们坚信这一片生长出橄榄树的土地,也能够让他们守护自己的乡土,做一个“吃太阳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穷人的归来
  “等一等,”朱塞佩大叫,“等一等!”多梅尼科和卡尔梅拉停下,转过身,瞧着他们的兄弟,在几米路外用单腿跳着过来。
  “什么事?”多梅尼科问。
  “我鞋里有一粒石子。”他坐在路边上,要解鞋带。
  “它痛了我至少两个钟点了。”他又说。
  “两个钟点?”多梅尼科问。
  “是的。”朱塞佩肯定说。
  “你不能再坚持一会儿?我们快到了。”“你要我跛着腿回家?”多梅尼科厉声骂了一句响亮的粗话:“操你的吧!”他的妹妹卡尔梅拉听了大声笑了起来。
  他们在路边停顿一下,其实也很高兴借这个机会歇口气,瞧着还剩下的那一段路。他们给弄痛朱塞佩的小石子祝福,因为这是他们等待的借口。朱塞佩慢条斯理脱鞋,仿佛在仔细品味这个时刻。重要的不是这里。蒙特普西奥现在已在他们脚下。他们注视自己的故乡,眼睛看不厌似的,还闪烁一种幽忧。这种内心的焦虑,游子归来时都会有的。这种难以抑止的情绪由来已久,害怕在他们不在时过去的一切都被吞没了。街道不再是他们离开时的模样。
  他们认识的人都已消失,或者更糟的是接待他们时,厌恶地噘嘴,不怀好意的目光在说:“喔,你们回来了,你们啊!”他们在路边停下时都有这种焦虑,朱塞佩鞋里的小石子则是一种天意。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愿意有时间远眺一下村庄,歇口气,在往下走以前划个十字。
  他们上次离开才过去了一年,但是他们老了,他们的面孔线条硬了,他们的目光也严厉有力。度过了另一种人生,这个人生中有悲痛、狼狈和意外的欢乐。
  多梅尼科也称“米米”,因为他每句话的末了都以带“米米”这个音的粗话结束,但是他说话的音调拖沓,仿佛这不是一句骂人话,而是一种新的标点符号。多梅尼科长大成了一个男人。他其实只有十八岁,人家都会多给他加上十岁。他面貌粗犷,不美,目光尖锐,仿佛生来是掂量对方价值的。他身子强壮,手掌宽厚,但是他的全部精力是用最大速度跟与他交往的人说这样的话:“这个人我们可以信任他吗?”,“有没有办法去弄点钱来?”,这些问题不用再在他的脑子里进行组织,而是好像消融在他的血管里了。
  朱塞佩依然保持孩子时代的五官容貌。他小两岁,尽管岁月过去,还是一张圆的娃娃脸。从天性来说他善于给他们三人排难解纷。他经常会兴高采烈,对哥哥与妹妹充满信任,以致很少时日他会为第二天的事垂头丧气、绝望。
  他的外号是“圆肚皮佩佩”,因为吃饱肚子是他在世上最喜爱的境界。他首先念念不忘的是吃饱肚子。能够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这一天才可宣称为好日子。一天能吃上两顿那是个例外,可使朱塞佩兴致勃勃过上好几天。多少次在从那不勒斯到蒙特普西奥的公路上,他回想起前一天大口吃的那一碗丸子或面糊,不是还会笑出来吗?那时候他会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自顾自说话,像个心满意足的人笑眯眯,仿佛不再感到疲劳,内心找到一种快乐的力量,会使他突然高声吼叫:“圣母玛利亚,多好吃的面糊呀!”……然后贪婪问哥哥:“米米,你记得吗?”接着就对那碗面糊无休止地描写,它的配料,它的味道,跟它配吃的沙司,他还不罢休:“米米,你记得吧,配上那个红的汁?好像跟肉一起煮出来的,你记得吗?”米米听他喋喋不休的谵妄幻想听烦了,终于冲口说:“操你的,你和你的面!”这就是在说,还有路要走,腿已经酸了,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吃到这样美味的面糊呢。
  卡尔梅拉,她的哥哥都亲昵地叫她缪西娅,还是个孩子。她有孩子的身体与孩子的声音。但是最近这几个月给她带来的变化比两位哥哥更大。在他们的流浪生活中,总是她引起他们最大的悲伤和最大的欢乐。没有人曾经责备过她,但是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她的错引起的。到了紧急关头一切也是靠了她得救的。这使她在心里产生一种超越她的年龄的责任感和机灵。在日常生活中,她保持少女的心态,哥哥的逗乐使她发笑,但是当命运打击他们的时候,她发命令,咬紧牙关抗争。在回家的路上是她掌握驴子的缰绳。两位哥哥把他们的财物都交到了她的手中。驴子和驴背驮着的一堆东西,那是几只袋子,一把茶壶,荷兰瓷盘,一只编织椅子,一套铜制餐具,几条被子。驴子驮物认真负责。这些物件单独来看,没有一件是有价值的,但是凑在一起,则建立起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他们沿途积累的钱,放在一只袋子里,也是由妹妹保管。卡尔梅拉怀着穷人的急切心情看管着这笔宝藏。
  “你们认为他们把灯笼点上了吗?”朱塞佩的声音打破山岗的寂静。三天前,一位骑马的人追上了他们。闲谈了一会以后,斯科塔兄妹说他们回蒙特普西奥的老家去。骑马的人答应他们会去宣布他们正在回家的消息。朱塞佩想到的是这件事。在加里巴尔第大街上点燃灯笼,在移民回乡的那些日子里都是这样做的。点灯笼是欢迎“美国人”重返故里。
  “肯定不会的,”多梅尼科回答说。“灯笼……”他耸耸肩膀又说了一句。他们又被一片寂静包围。
  肯定不会的。不应该盼望给斯科塔一家点什么灯笼。
  朱塞佩有一时面色沮丧。多梅尼科说这话,语气好像不容别人反驳。但是他自己也想到了这件事。是的,灯笼,只是为他们点。全村的人都在那里。小卡尔梅拉也想到这件事。从加里巴尔第大街进去,又见到满是泪水与笑容的面孔。他们三人都在这样梦想。是的,是这样的,灯笼,这就美了。
  风已经刮起,扫走了山岗上的气味。夕阳余辉正徐徐消失。那时,他们一声不出,动作一致地重新赶路,像受到村子的吸收,同时又心急又害怕。
  ……
展开
目录
中篇小说的“合法性”——“中经典”总序
一 命运中的热石头
二 洛可的诅咒
三 穷人的归来
四 不声不响人的烟草
五 宴会
六 吃太阳的人
七 塔兰泰拉舞
八 太阳的照射
九 地震
十 圣埃里亚的赛神会
译后记
译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