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基特尔,生于1962年,德国学者和政治活动家,大学期间主攻历史学、政治学及罗马语族语言文学;1992年获埃尔兰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成为新闻记者,并在慕尼黑的当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在雷根斯堡大学担任教职,2005年获得该校近现代史教授席位;1997-2009年,他还担任《当代史季刊》的编辑。自2009年起,他成为设在柏林的“逃亡、驱逐及和解基金会”的创始人和负责人。
除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专著之外,基特尔先生的其他学术著作还有:《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的行省:德国和法国的政治特质,1918-1933/36》、《对被驱逐者的驱逐?联邦德国记忆文化中的德意志东欧人》以及《穿越国家机构的进军?1968年之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政治和文化》。
吕澍,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工作。1989年赴法兰克福大学留学,现为自由撰稿人;著有《叱咤风云的外国战将》、《上海的德国文化地图》;译有《另眼相看:晚晴德语文献中的上海》(合译)、《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合译)。
王维江,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汉堡大学哲学博士;曾在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空军政治学院、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王先谦与”清流”:晚清的政治与学术》、《“清流”研究》;译有《另眼相看:晚清德语文献中的上海》(合译)、《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合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