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故事丛书:王近山故事》:
“你不给钱,我就咬响子弹,炸死你的全家!”
没见过枪的土财主果然慌了,精明的算盘子在心里飞快地拨得噼里啪啦,结果是小命到底比光洋重要,就忍气吞声地掏出几块光洋,咬牙切齿地骂:
“给给,你们狠,穷不要命的,我怕你们了还不行!”
小试牛刀就取得了革命成果,他们大受鼓舞,兴高采烈。
如法炮制,又从几个土财主家弄到了一些钱,当然也有些见识多的土财主不怕,恶狠狠地用棍子打,放狗咬他们,挨了打的他们心里的仇恨愈燃愈烈,革命的决心愈加坚决。
有钱了,果然就从国民党的散兵那里买到了枪。
终于有枪了。
但没有人会摆弄这玩意儿,枪和子弹也不配套,怎样能让子弹从枪膛里崩出去让土财主的脑袋开花,这件事过于深奥,使他们因为力不从心而不得不暂时放弃。
背在身上也是枪。再说大刀总是会劈的,姐姐说:
“我们也是红军了!”
红军是什么样子呢?见多识广的姐姐很自信地说:
“红军嘛,当然要在头上包上红布,身上挂上红穗子,腰上缠红腰带,鞋上扎红绣球,刀枪上也要挂红穗子。”
姐姐用导师一样的口吻说:
“红军最厉害的是一个叫马克思的人,他骑马,穿着马褂,有神功的!”
队伍拉起来了。他们决定要让大家都知道。于是就向外村去游行。
姐姐忽然下令:“停!”
队伍就停下来了。姐姐说:“走慢点,每个人之间要拉开半里路。”
战士们乱了,不理解指挥员的意图。
还是王文善聪明,他仿佛有天生的作战才能。他说:
“你们真笨!要是大家走得太近了,遇上敌人打起来,疏散不开,不就跑不了了!”
但他错会了指挥员的意图。姐姐摆摆手说:
“不是不是,我们人少,走得太近一会儿就过完了。很难看,距离远一点,传出去别人就会说,呀!今天我们村里过红军了,过了半天还没过完呢。那多神气!”
纯粹是女孩儿的心机和虚荣。
后来就真的交战了。当然那时敌我双方都还不知道一个对于战争十分重要的词:战术。准确地说也不叫战争,只能叫打群架。打不赢就作鸟兽散,各自回家了。有一天,姐姐说:“我们要规定一个联络暗号,省得要打仗还得一个一个去叫。我想好了,就学鬼叫,一听见鬼叫,你们就赶快来集合。”
有人不信鬼,就反驳说:'
“鬼是怎么叫的呢?你们听过吗?根本就没鬼的。”
指挥官不悦了,很瞧不起地说:
“没鬼?哼,你会被鬼缠死的!我当然听见过鬼叫!”
王文善也忠贞不贰地附和:
“有鬼有鬼,不过鬼也分好坏的。”
他想起父亲讲过的《聊斋志异》里那些美丽善良冤屈的女鬼。
战士们终于相信有鬼了,相信发自姐姐嘴里的“呜呜”的惨叫声就是鬼叫。
此后的夜晚,村里的大人时常吓唬不肯入睡的小孩:
“还吵还吵,鬼来了,你听,鬼叫呢!”
果然有“呜呜”的叫声,集合了。
1930年,赤色的雨越来越势不可当了。
王文善的家乡来了真正的红军。
走街串巷的詹裁缝已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他背上已经不再背布包了,但在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机灵漂亮的伢子,他就是王文善。
王文善渐渐明白了许多过去怎么想也没想通的事情,他想在这个世道上,对着那些财主老爷们求公平,求他们发善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狼会放过叼在嘴边的羊吗?只有起来反抗才有活路,他于是改掉了父亲给他起的名字,他想让自己坚强起来,就叫近山吧,靠近大山的人一定是坚强的!
15岁的王近山欣然成为了他所认识的第一个共产党人詹才芳的警卫员。
队伍要开拔了。正是春天,那年的山花仿佛开得早些,满山遍野地热闹着,天气却是乍暖还寒。
那个春夜父亲一直很沉默,仿佛憋了许多话却又干头万绪无从说起,还是王近山问:
“爹,你说我能打好仗吗?”
“你当然能,你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呢!”
父亲斩钉截铁地告诉王近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