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穗子 专著
0.00     定价 ¥ 3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01087177
  • 作      者:
    严歌苓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从《天浴》《少女小渔》到《金陵十三衩》《归来》(《陆犯焉识》),严歌苓的作品被一次次搬上大银幕。她的作品因题材丰富、情节动人、画面感强烈而受到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等诸多大牌导演的青睐。她还参与诸多电影的编剧,如电影《梅兰芳》《危险关系》等均取得不错的票房佳绩,其中《天浴》荣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这些使严歌苓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金牌编剧”。
  写作上严歌苓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扶桑》被美国《洛彬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畅销书,《赴宴者》荣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的“小说金奖”,美国《时代》杂志给予整版介绍,英国BBC广播作为“睡前一本书”整篇朗读。此外《小姨多鹤》也收录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
  严歌苓的人生经历是则传奇。从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获得写作MFA学位,再到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现跟丈夫女儿一起旅居德国,过着恬淡的写字生活。
  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中短篇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014年,严歌苓亲自梳理、严选、修订全部中短篇作品,编为四卷:《少女小渔》《天浴》《穗子》《白蛇》,于同年7月出版。此版本可谓集大成的终极定本。
  而其中的《穗子》,是严歌苓自传式小说集,讲述少女穗子的成长经历。成长的记忆,家族、朋友、邻里,以及童少年时的自身影像在梦里萦绕不去,《穗子》毫无疑问是一本自传性质极为浓厚的小说,严歌苓在序言中说:“我和书中主人公穗子的关系,很像成年的我和童年、少年的我在梦中的关系。这部小说是最接近我个人经历的小说,但我拒绝对它的史实性、真实性负责。小说家只需对他(她)作品的文学价值负责。正如世界万般景色,给摄影家一半机会,给画家另一半机会。摄影家无奈之处,是画家得意之时,反过来也一样。”《穗子》收录了11个故事,以主人公“穗子”贯串全书。

 

多精彩好书,请点击果麦品牌京东商城专卖店:

 

展开
作者简介
  严歌苓,1958年生于上海。作家。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曾为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1988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及写作MFA学位。现旅居柏林。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妈阁是座城》
  《补玉山居》
  《陆犯焉识》
  《金陵十三钗》
  《赴宴者》
  《寄居者》
  《小姨多鹤》
  《第九个寡妇》
  《雌性的草地》
  《一个女人的史诗》
  《无出路咖啡馆》
  《心理医生在吗》
  《扶桑》
  《霜降》
  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少女小渔》
  《天浴》
  《穗子》
  《白蛇》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严歌苓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最独特的一部,《穗子》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是严歌苓自传式小说集。篇目包括:《柳腊姐》、《老人鱼》、《角儿朱依锦》、《黑影》、《小顾艳传》、《梨花疫》、《拖鞋大队》、《灰舞鞋》、《奇才》、《耗子》、《我不是精灵》十一部中短篇小说。主人公穗子成长中的各种人与事,儿时的亲人,少时的同伴,少女时的恋慕对象。《柳腊姐》:柳腊大概是中国最后一批童养媳,在作者笔下,其风貌、渴望、理想却与今天的女学生并无两样。《老人鱼》:穗子有个没血缘关系的“外公”本来是抗战英雄,却因为一堆勋章,遭来横祸。《拖鞋大队》:不折不扣的残酷青春代言篇,孩童少年狠心、不负责任地伤人,实在是世界一流,“她们”那些以恶报善的行为,几乎天下雷同。《灰舞鞋》:书中最长一篇,一个“很电影”的爱情故事,“文革”中一个文艺女兵小穗子懵懂的恋爱故事。在那席卷全国的动乱年代,15岁的小穗子爱上了22岁的排长邵东俊,但却不能公开表达,她就偷偷地给心上人写情书。然而邵冬骏却在分队长高爱渝的诱惑下背叛了他们之间的恋情。小穗子写给邵冬骏的160多封情书,也落入了高爱渝之手,并且被公之于众,结果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命运让穗子在痛苦的情感深渊里依然孤独和脆弱……叛逆的青春少女夹缠在乱世革命、动荡、毁灭和性启蒙之中,笔调却轻快简约。难得的女性视野、历史记忆与个人体验的结合,因为讲述得到升华。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著名作家梁晓声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严歌苓的文字美得像诗,在她笔下,无论是食物或水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了生命。她生动的描述和精彩的故事是绝佳的组合。
  ——BoeyPingPing
  
  ★借着平易但有力的文章,严歌苓描绘了令人震惊的暴行与感官欲望。
  ——《旧金山纪事报》
  
  ★她的小说是含情脉脉的,又是笔墨张扬的。她的小说中潜在或是隐形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概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个人自由。
  ——陈凯歌
展开
精彩书摘
  《穗子》:
  外婆为此跟自己女儿不共戴天。她觉得穗子母亲太低能太失败了。她踢穗子的那两脚就是对自己不配为人母的彻底招供。外婆只要活一天,穗子就该得到一天的安全。穗子妈和穗子爸一旦暗示要接穗子走,外婆就说:“不要脸,小穗子这是第二条命。”
  穗子的外公也说:“穗子不会跟他们的,穗子多识数啊。”
  外公是个老兵,有残废军人津贴和特殊食品供应,而且不必排队就能买到肉和粮食。外公的残疾非常古怪,据说是头颈神经坏了,他的头不时会转动,假如你在他左前方跟他说话,他就向右后方拧下巴颏,因此外公总是在反对谁,绝不苟同于任何人。不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很倔、很不友好的老头。
  穗子妈见了外公只稍微点一下头,跟外婆提到外公时说:“老头儿没偷偷给穗子买零嘴吧?老头儿没出去跟人打架吧?”
  在穗子印象里,外公从来不跟人家打架。外公那么蛮横一个老人,用得着跟谁打架吗?他那双眉毛出奇地浓,还是雪白的,眉毛往下一压,谁都得老实。何况外公有一大堆功勋章,他跟谁过不去时,就把它们全别在外衣上。据说外公在打仗时冻掉了三个足趾,因此他走路是深深浅浅的。一别了满胸的勋章,外公走得急或来势汹汹时身上就发出细微的金属声。
  外公说:“你晓得我是谁吗?”
  这就够了,对方也不敢晓得他是谁了。碰到愚钝的大胆之徒,外公就添一句:“你问问去,当年我腿上挂花时,省上哪个首长给我递过夜壶。”
  外婆跟外公并不恩爱,他们只有通过宠爱穗子才能恩爱。外公耳朵不好,跟人说到他曾经给某位首长当副官时,外婆就小声揭露一句:“什么副官?就是马弁。”穗子大起来才发现,外公对历史的是非完全糊涂,远不如当时还是儿童的穗子。穗子看电影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外公却不知道自己在战争中做的是好人还是坏人。直到有人仔细来看他那些军功章时,才发现了这个重大疑问。
  这样我们就有了外公的大致形象:一个个子不高但身体精干的六十岁老头,迈着微瘸的雄赳赳步伐,头不断地摇,信不过你或干脆否定你。他背上背着两岁半的穗子,胸口上别了十多枚功勋章。穗子的上衣兜里装满了炒米花,她乘骑着外公边走边吃。托儿所的阿姨们看到这样的一对祖孙走近来,都愣了一刹那,然后便窃窃私语起来:“这是哪儿来的老怪物和小怪物?”等穗子报上名之后,阿姨们就改变了对外公的最初印象,她们崇拜起这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来了,所有军功章把老头儿的衣服坠垮了,两片前襟左面比右面稍长些。那些军功章大多色泽乌晦,难以辨识,阿姨们读懂的有:“淮海战役”、“渡江胜利”、“抗美援朝”等等。
  以后外公天天在下午三点出现在托儿所门口。天下雨的话,老头手里一把雨伞,天晴便是一把阳伞。暑天老头端一个茶缸,里面装着冰绿豆沙;寒天他在见到放了学的穗子时,从棉袄下拿出一个袖珍热水袋。老头儿没什么话,有话就是咆哮出来的。他只是在穗子受了气才咆哮。穗子告状是有名有姓的,谁揪了她辫子,谁躲在拐角吓了她,谁在滑梯上推了她一把,她都会把男孩们的姓名告诉外公。但外公到托儿所闹事,为外孙女做主时却非常笼统,从来不指名道姓。
  ……
展开
目录
穗子·童年
柳腊姐
老人鱼
角儿朱依锦
黑影

穗子·少女
小顾艳传
梨花疫
拖鞋大队

穗子·青春
灰舞鞋
奇才
耗子
我不是精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