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管理你的老板 专著 : 51个让领导重用你的工作法则
0.00     定价 ¥ 3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07695349
  • 作      者:
    (日)岩田松雄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实用性超强的职场成长手册。51种原则方法,让你在职场中做好工作,沟通好老板,学会管理老板,成为受老板重用的人。堪称管理老板实操手册。
  作者担任过多家国际企业董事长,具有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深知学会管理老板的能力对员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与每个职场人息息相关的职场成长手册。本书所阐述的51种方法,对于职场白领都有借鉴意义。每个职场人都想做领导、带团队、成为受领导重用的人才,所以读者群很明晰,市场需求也较高。
  实用性很强。作者告诉我们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看得见摸得着,只要你用心去努力,谁都可以做到职场成长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岩田松雄,1958年出生。大阪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进入日产汽车株式会社,后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商学院留学。回国后担任外资顾问企业、日本可口可乐公司职员,后担任著名游戏公司ATLUS的董事长,让三年连续赤字的企业转亏为盈。还曾担任株式会社Takara常务董事长、株式会社Aeon Forest(The Bodyshop美体小铺)的董事长。使得店铺数从107间扩大到175间,营业额从67亿日元增加至140亿日元。
  之后担任星巴克咖啡日本株式会社的CEO,成功是实现了业绩持续增长。2010年创下了历史最高的销售额1016亿日元。公司业绩受到瞩目。他也入选选安德森商学院全体37000名毕业生中的“100位最鼓舞人心校友”。其中仅有4个日本人。现在在产业革新机构从事投资后的企业跟进工作,为培养下一代优秀人才倾注精力。

  译者张琦,南开大学日语、金融专业双学位,在北京某知名企业董事会工作,负责与日方日常工作的沟通以及翻译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和上司不投缘”、“不知如何向上司汇报工作、不知如何与上司联系、不知如何与上司商谈。”、“想更熟悉上司,使工作顺利开展”……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些困扰和想法。拥有丰富职场阅历的作者通过本书告诉大家成为老板心腹的51个思考方法。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在、实用”。作者不会给你画一些“25岁当总裁”“30岁前成为千万富翁”之类的大饼;也没有“世界因你而不同”“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人生可以走直线”等鼓动性十足的观念,作者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看得见摸得着,只要你用心去努力,谁都可以做到的职场成长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下属未必一定要顺从
作为骨干下属的『思维方式』

1 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 曾对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人物”的老师
回首我做下属的日子,有很多幸运的事儿、高兴的事儿,当然也经历过很多困难和痛苦。
在这样的过程中,是什么一直支撑着自己呢,我觉得应该是“相信自己”。是不是相信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待工作的态度。
所以我希望,作为下属的你,首先要做的是一定要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相信自己的呢?回忆起来,我觉得儿时的一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淘气小子。成绩的话,一共是五个级别的评分,我一般能得三或者二吧。而且我总是打架。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跟我说,我看起来总是在自言自语,这大概因为我是独生子的缘故吧。
我的父母都在工作,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一个人在看电视的时候不知不觉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了吧。(现在这个毛病我还没改掉。)
而且我自己没有意识到我有这个毛病,上课的时候不知不觉也在自言自语。
这总会惹怒老师。然后老师会狠狠地训斥我。在老师的眼中,我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儿童。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对新来的女老师大声说“没法相信你”,把女老师气哭了。后来我从父母处得知,这件事在PTA(家长教师协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转学了,但新老师也觉得我太讨厌了。
有一件发生在体育课上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体育课上有一个测试是,全班同学一起将胳膊前伸抬起,不能放下来。大家都能坚持十分或十五分钟,只有我觉得很疼坚持不住。我记得我是第一个把手放下来的,完全没有毅力。而且我很狂妄不逊,老师对我应该没有什么好印象。
但不知道为什么,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非常袒护这样的我。他对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人物”。
我学习成绩也不好,品行也不佳,但每次见到这位老师的时候他都对我这样说,于是我就不知不觉地开始想,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呢。听到表扬的话,得到别人对我未来的期许,我感到非常高兴。
“岩田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人物的”,可以说对我说这句话的老师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自己也可以有擅长的事情,他给了我这样的自信。从那时起,不知从哪里来的自信让我一直相信自己。是老师的那句话一直支撑着我。
● 棒球菜鸟的我却当了队长并且成为了决胜点时的投球手
还有一段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经历,我在上一本书里也提到过,就是打棒球的经历。我从小开始就特别喜欢打棒球,但我初中时候不是在棒球部,高中的时候才正式开始打棒球。
我所在的高中是升学率很高的学校,在棒球方面也非常出色,曾经打进过甲子园。特别是比我高一年级的球队,其水平都以打进甲子园为目标。在这样的阵容下,我就是个棒球菜鸟。在球队中,我一直都在捡球或者做候补投手,总之,一直都是负责后勤工作的。
到了二年级,我也没能参加候补选手的比赛。但我非常喜欢棒球,在练习方面我一直非常努力。
新队伍组成了,而作为菜鸟的我竟然被选为队长。包括我在内的同年级的小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问了才知道,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推荐说“希望岩田学长当队长”。
后来我听说,我的学长们也称赞我说,虽然没有上场参加比赛,却一直努力地练习。
于是,在下一年级的队员成长起来之前,我竟然当了球队的四号。曾经的埋头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后来,球队以甲子园为目标,参加了大阪大会,而且一直打到第四回合。能够担任在高手集聚的大阪留到最后两三支队伍的队长,这让我拥有了很大的自信。
说到努力就有回报,还要说一段大学时候的经历,还是关于棒球的。因为高中三年一直专注练习棒球,进入大学的棒球队后我很快就作为外野手参加比赛了。但那不久之后,我右膝的半月板损伤,手术后有一年的时间都在做康复训练。
再回到棒球队时,我开始想要实现从儿时起就有的梦想—挑战做一名决胜点时的投球手。那是在近畿联盟I部的球队。队内进行的红白两队比赛总是难分胜负,每个人都默默地练习。夏天的一千次冲刺,练习结束后的五千米跑……
终于,时间到了三年级的最后一次比赛。因为同学向教练提议说我一直很努力希望可以让我投球。我这才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成为了最先上场的投手。大家都认为我坚持不了五回合,但我将对手击球员的阵容压制到两个点,并将球投到中场,成功地成为了决胜点时的投球手。
踏踏实实的努力,一定会有人看得到。一定会在某处结出硕果。
就这样,这个道理深深埋在了我心中。
2 作为“问题少年”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 反抗工会,引起骚乱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大学毕业后进入日产汽车开始的。回想刚刚进入公司后的我,连一个好下属、好的追随者都说不上。
进入公司后,我被分配到了采购管理部技术科,部门主要负责对部件生产厂家进行经营指导。之后不久,我就被调到日产位于追滨町的工厂的生产科进行实习。
我的工作是提高单手秒表的生产率。有一天,我通知一位管理二百人左右的生产线的负责人,希望从傍晚开始安排一个讨论会。
那位负责人跟我说,不行,因为今天有工会活动。
我听到这句话感觉莫名其妙。
“是谁给你发工资,又不是工会给你发工资。”我甩了一句话给他。
当时我根本不了解什么组织、什么工会。那时候日产汽车的工会有非常大的权利。于是生产现场出现了很大的骚动。“那个从总公司来的傲慢的新人是什么东西”,我被生产经理禁止进入生产现场。
这件事的结果是我非但没有改善生产现场,而且还被生产经理像烈火一样训斥了一顿,“作为管理者的最大的任务就是与公会处理好关系”。
● 做该做的事,一定会得到认可
尽管被训斥了一番,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尽最大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何才能改善生产现场呢?我去了其他生产公司参观学习,去调查其他公司都是如何搭配生产的。
而且晚上我会一个人默默地在宿舍的图书馆里学习。虽然我在日产汽车工作,但是因为当时丰田的生产率远远高于日产,于是我买来被称为“生产管理之父”的大野耐一所著的《丰田生产方式》(Diamond出版社出版),看得很是痴迷。
我做这些不是因为谁告诉我要这样做,而是因为我觉得应该尽职尽责,自己该做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在那之后,我把自己去其他工厂参观以及学习的成果总结成报告并取名为“IE(Industrial Engineering)通讯”,定期发行。
报告中总结的技术要点是可以实际应用到包括我所负责的生产线在内的生产中的。我将这些报告分发给各个生产线的负责人。当时一般还都采用手写之后誊写印刷的方式。但我觉得那样会缺乏新鲜度。于是我用工厂中唯一的一台文字处理机很清晰地打出来,为了让大家容易阅读,我着实费了一番工夫。当时还只有和董事相关的资料才可以用文字处理机来打。而且也很花费时间。很多人都说我一定是太闲了才做这个的。但我就是想挑战、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
 “请看一下‘IE通讯’”,我在工厂内分发“IE通讯”时,有一些生产线的负责人态度非常冷淡。也有很多人对我抱有“这家伙到底在干什么”的质疑。当时一定有很多人觉得我是年轻气盛。
但在发行了几期之后,有人来找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吧。有趣的是,越是最开始对我印象不好的人,后来越是很支持我。这件事让我明白了,那些会赏识你的人是一直都在关注着你的。
我在工厂只工作了一年左右,时间短暂,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成果。但很多年之后我去视察我所负责的缝制座席的生产线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由于坐着操作机器会影响工作效率且身体负担大,我之前提出过改为站着工作的方案。这是我参观其他工厂时发现的,然后我将其写到了“IE通讯”里,后来竟然被采用了。
我认为,不论别人说你傲慢不逊还是问题儿童,对待工作,就应该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正是“IE通讯”让我遇到了我一直非常尊敬的领导。
● 遇到现在仍非常尊敬的上司
我是在结束工厂的工作,也就是进入公司第二年的时候遇到了这位上司,现在仍然可以说他是我心灵的老师。他是在看了“IE通讯”后,想把我放到他的手下,一手培养我。
可以说是那个时候他让我明白了,领导的工作应该是每天都以自己的工作为自豪,每天都比他人多学习一倍。把工作交给下属去做,相信下属,最后自己承担起责任。
当时的我为了公司,为了工作得到成果,一直很桀骜不驯。我非常有干劲儿,可以说是处于兴奋状态当中。当时领导完全接受了这样的我。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公司强烈的爱。让人惊叹的是,比如,等出租时他一定要等到日产的车才上,绝对不坐其他公司的车。当然,这点我也很快就学会了。
有一次,我跟我部门的主管一起去客户的工厂视察。这位主管很喜欢玩儿,围棋、象棋、高尔夫都是专业水平,很多人说就是因为这个他才当上主管的。不知道为什么,视察进行到一半时他开始坐立不安,让我快点结束,这在无形之中给我施加了压力。
我在想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于是草草地结束了视察。之后,客户招待我们,先去吃了饭,然后拉着我一起去玩了麻将。
虽然我只是按照主管说的做了,第二天,我的上司对我发了很大的火。“你到底是在干什么,”领导训斥我说,“你到底是去接受招待去了,还是去工作去了。”
虽然我只是接受主管的邀请去吃饭、玩麻将,心里感觉很委屈,但也只能接受领导的训斥。
因为我做的是不对的。后来,我很感谢领导对我生气。他是在知道我有多委屈的情况下才训斥我的。
3 为了自己仰慕的人,我要拼命努力
● 面对非常努力的下属,领导会希望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
那位领导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随心所欲地去干吧,就算你失败了,日产也不会破产。”
我那时的工作是对客户进行经营指导。进入公司第二年时,我开始犹豫,这样说好不好,那样做对不对。领导正是看穿了我的这种想法才对我那样说的。
我豁然开朗,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我想,下决心做的事就要去做。
那位领导是个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会非常认真地制订对下属的培训计划。有着坚定的工作观和正义感。
我手下刚开始有下属时,我想我一定要像领导对待我一样培养我的下属。但当我到了领导当时的年纪,我愕然发现我完全没能做到像他一样培养下属。
“随心所欲地去干吧,就算你失败了,日产也不会破产。”
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已经做好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自己承担责任的准备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说不出这样的话。
我自问,我能不能说出这句话。这时我才真正知道了领导的伟大。
那么,为什么我能成为这么优秀的领导的下属,受到他的熏陶呢?我觉得那是因为我志向远大,思考着公司和工作的事情。正因为这样,领导才会带着我,教了我很多。
我自己后来也成为了经营者,有了很多下属。我一直关注的下属都是那些有干劲儿、非常努力、专心的人。会不自觉地想把更多的事情教给这样的下属。
● 为了那些认可自己努力的人而努力
现在回想起在日产的时候,我很多时候是为了包括那位我所尊敬的领导在内的自己仰慕的人而努力。
本来我决定进入日产汽车工作也是因为我在大学时遇到了一位我很欣赏的学长,希望能与这位学长一起工作。我当时本来已经决定要拒掉日产汽车的offer,去另一家公司了。就在需要做出决定的前一天,我偶然遇到了那位学长,他工作很利落,是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一个人,我那时突然决定要跟随着这位学长了。
找工作时我以商社、金融、制造企业为主,应聘了数十家企业,没想到最后不是根据行业或者公司决定的工作,而是因为我所仰慕的人而决定的。
从工厂回来后,也就是进入公司的第二年,我的举止仍然像个问题儿童。有一次因为要做经营指导去视察一个重要的零件生产商,在包括社长在内的全体员工在场的场合下,我不小心说:“这不过是小作坊而已!”
其实这句话和我本来想说的话的感觉是有些不同的,但我想表达的就是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那位零件生产商的社长在听了这句话后脸一下子就红了,大声说:“你说哪儿是小作坊!”
一个刚入职两年的毛小子把有着那样业绩的工厂说成是小作坊,社长发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时收拾我的烂摊子的正是之前所说的那位上司。我一句都没有道歉。“我说的有什么错”,我索性将错就错。我公司也还是把我看成一个“毛小子”。我跟这个工厂的关系是不可能转好了。
但当时也还是有公司听我这个毛小子的话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转变了工作方式。我走进生产现场,与工人穿一样的工作服,弄得满身是油,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工作,改善经营活动。
刚开始那个客户也曾觉得我很难对付。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开展各种改善经营的工作,不断进行讨论。就这样,有一天专务对我说了这样的话。
“我可服了你小子了,以后你就全权负责提出方案,我们来执行。”
我的努力得到了理解。本来我就很敬仰这位专务,听到这样的话,我更是暗暗想,为了专务我也一定要努力。于是我有了更大的责任感,决定为了做出更大的工作成果而更加努力。
● 自己的想法别人可以感受得到,我找到了这样的自信
在那之后三天内,我开展了提高30%生产率的生产线改良工作、生产流程改良工作,我与生产现场的员工一起工作到深夜,改进生产作业方法、变更机器的设置。
后来,这个公司获得了日产品质管理奖。并荣获了极具影响力的戴明奖(Deming Prize)。我就像自己获奖了一样高兴。
我负责那家公司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调到其他部门时,我去那里告别。我所看到的是有着模范生产线的生产现场。前一次去视察时,我提出了一个请求。
我希望公司能够进行TPM(全员生产维修),将产生器械加工碎屑的生产线改进成完全不产生碎屑的,希望有一天光脚都可以走过生产线。我再一次去视察时特别关注这一点。
到了生产现场,我非常惊讶。情况超乎我的想象。我脱掉鞋子,连袜子也脱掉了,光脚走过生产现场。
现在回忆起来,我还能想起专务当时的样子。
我对专务说:“您真的遵守约定了,非常干净。非常感谢您。”
听了我的话,专务流下了眼泪。我想,我得到了这位并肩为改进生产而努力的战友的认可。
为了这位专务,我真的是一心一意希望这家公司能更好。所以我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碎屑没有弄得很干净,光脚走过去可能会受伤,但即使这样,我也愿意光脚走过去。
并且我觉得这种心情别人感受到了。
如果觉得这个人值得去仰慕,那么就为了这样的人而努力吧,这样也会得到对方的理解。
我正是在那时候有了这样的自信。
展开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 下属未必一定要顺从
  作为骨干下属的“思维方式”


 1 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曾对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人物”的老师/003
  棒球菜鸟的我却当了队长并且成为了决胜点时的投球手/005

 2 作为“问题少年”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反抗工会,引起骚乱/007
  做该做的事,一定会得到认可/008
  遇到现在仍非常尊敬的上司/009
 3 为了自己仰慕的人,我要拼命努力
  面对非常努力的下属,领导会希望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011
  为了那些认可自己努力的人而努力/012
  自己的想法别人可以感受得到,我找到了这样的自信/014

 4 越是觉得无法接近的人越是要向他靠拢
  鼓起勇气拜访曾经觉得高高在上的经理/016
  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会发现下属的能力/17

 5 逆境中往往更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消沉/019
  为什么不去请教一下成功的人呢?/020

 6 每个人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个性
  领导并不需要唯命是从的人/023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看清下属是否可以信任/024

 7 领导批评你的时候,不要感到厌烦
  领导对下属的优缺点了如指掌/027
  领导批评时并非是想责备谁/028

 8 领导关注着你的为人秉性
  午饭时,你是如何与饭店服务员交谈的?/030
  一起出差时能看出你的人格/031
  最让领导为难的正是那些工作很出色,性格不好的下属/031

第二章 从“过度服务”开始做起
  作为骨干下属的“报联商”


  9 不同的领导喜欢不同的“报联商”方式
  是否是成功的“报联商”,由接受的一方来评价/035
  要“调查”领导希望什么样的“报联商”/036

 10 对领导没有说的,下属不能不问
  确认“5W(为什么,何时,何事,何处,谁)2H(怎么做,多少)”/038
  如果主管不知道,那就去问经理/039

 11 首先从“过度服务”开始做起
  一开始就被领导说“这个做得不够”的话,是很难得到信任的/041
  从“过度服务”削减到“恰到好处”/042
  必要时,个人的事情也“报联商”/043

 12 让上司知道你希望他做什么
  首先说明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045
  亲自向领导说明情况,不要委派别人来做/046

 13 报告坏事儿的时候,分清“事实”和“判断”
  “没有问题”不过是下属的判断/048
  避免向领导汇报坏事儿的团队岌岌可危/049
 14 理解了工作的本质“报联商”就不容易出错
  哪个瞬间产生了附加价值/051
  获得实现价值的信息的途径正是“报联商”/052

 15 及时进行“报联商”,自己也会得到提高
  收到邮件后,反馈对方已收到/054
  人总是如果不马上行动就会把事情忘记的/055
  及时的“报联商”有助于修正错误和提高准确度/057


第三章 上司并不要求下属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完美
  作为骨干下属的“工作力”


 16 有没有自己进行假设,有没有现场意识?
  自己想怎么做,列出备选方案/061
  从现场得到的经验日后定会发挥大作用/062

 17 堆砌“事实”来说服领导
  客户的意见是领导都不能否定的/064
  并非所有来自现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065

 18 不要炫耀,而是学会在不经意中展示自己
  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擅长在不经意中自夸/067
  能向周围人表达感谢的下属会得到上司的好评/068
 19 在公司内建立自己的“亲友团”
  感谢的心情要用语言传达/070
  与其他部门或领导的秘书平时也要搞好关系/071

 20 不要做把握不住时机的“傻瓜”
  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人,首先从打招呼开始/073
  关注对方,会给对方一个好印象/074

 21 那些“好像总是忙成一团的人”的共通点
  “行动”和“工作”看起来相同,实则不然/076
  定好工作的完成时间,通过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成长/077

 22 为对方考虑了多少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邮件要从结论开始”/079
  致力于与顾客建立“优先呼叫”(first call)的关系/080

 23 以追求团队的成功为目标
  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共享/082
  试想一下哪些信息是上司不知道的/083

 24 思考上司希望你做什么
  从其他公司过来的上司是不知道那些基本规则的/085
  关键人物及需要注意的人物等“人的信息”也要如实传达/086

 25 上司在第一次面谈时就给下属定下了“假设”
  一对一面谈可以让双方加深了解/088
  如果下属对上司有好感的话,上司的态度也会改变/089


第四章 下属不必逞强
  作为骨干下属的“推动力”


 26 拥有自己的“动力机”
  做那些不想做的工作时,试着变换一下动力/093
  成为“招牌”的业绩未来会一直发挥作用/094

 27 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照亮一个角落”就可以了/097
  要记住,让公司变得更好的方法有很多/098

 28 应该关注结果,但不应该在意成功的经历
  “虽说结果不太好,但是你已经很努力了”这是上司说的话/100
  过于在意成功的经历,就会无法直面自己/101

 29 能让自己加速成长的两件事
  主动尝试总结报告书/103
  工作之外也要主动举手当领导/104
 30 上司喜欢和不喜欢的接受工作的方式
  不要用一种“不情愿的表情”接受/106
  一句“我来做”可能让上司很感激/107

 31 想出好方法的窍门、意见通过的窍门
  将两种东西组合起来产生新想法/109
  先理解公司内意见通过的规则和结构/110

 32 优秀的下属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呢
  工作的报酬是工作/113


第五章 下属也可以控制上司
  作为骨干下属的“上司管理”


 33 了解上司是如何跟他的上司打交道的
  认真做报告的上司也会要求下属认真做报告/117
  把上司想象成“客户”享受做调查的过程/118

 34 没有必要讨好上司,也没有必要对自己撒谎
  要知道上司也是希望得到下属认可的/120
  还是对自己有好意、尊敬自己的下属更招人喜欢/121
 35 上司或客户的玩笑话中隐藏着真实的想法
  很多上司喜欢用的手段—玩笑话/123
  客户、夫妇、朋友之间的玩笑话也是很可怕的/124

 36 向上司进言时要对听的人有所选择
  好事儿在大家面前说,坏事儿悄悄说/126
  不是向谁都可以进言的/128

 37 那些合不来的上司,敬而远之
  遇到无论如何也合不来的上司,要忍耐两年/129
  不必勉强自己迎合上司/130

 38 将难相处的上司作为反面教师学习
  享受与上司之间的关系/132
  其实人的弱点就在强项附近/133

 39 上司是外国人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与其通过听说来沟通不如通过读写来沟通/135
  对外国人上司更需要慎重地进行“调查”/136


第六章 下属应该多读书多学习
  作为骨干下属的“学习方法”

 40 提高自己,为了得到工作成果努力学习
  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比同期所有人都更努力学习/141
  读一些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的书/142

 41 学习要从年轻时开始
  年轻时候学过的东西会记得很牢/143
  只要学习眼前工作所需的就可以了/144

 42 掌握英语的必要条件
  设定一个能让自己有动力的目标/146
  单词和时间是不会说谎的/147
  在外国人面前不必胆怯/148

 43 努力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如果没有整块时间看书,就利用零散的时间/150
  早上学习,建立“早间朋友”/151
  在生活节奏中融入学习/152

 44 读一读能提升自己的书、古典书、实用性的书
  不勉强提升自己才更像年轻人/154
  读书多的人能获得深度/155
 45 跟人接触也是很好的学习
  带着目的去参加研讨会或学习会/157
  跟人见面之前要认真准备/158


第七章 下属首先应该提高的是人格魅力
  作为骨干下属的“人格魅力”


 46 通过挫折能看清一些东西
  被有优越感的上司找茬的那些日子/163
  由于无法相信任何人,我几乎变得神经质了/164
  哭着说“回大阪去吧”/165
  理解处于低谷的人的心情和苦衷/167

 47 要知道有很多不同的世界
  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无知/168
  如果自己是上司的话会给予什么样的下属高评价呢/169

 48 想办法给不同的工作赋予意义
  出租车司机做的是什么工作?/171
  你对整理发票的工作表达感谢之情了吗?/172
 49 不要误认为追求利润就是坏事
  利润不是公司的目的,而是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手段/174
  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企业理念的时代就要到来了/175
  企业真正的理想是NPO/176

 50 明天的自己要比今天更好
  当领导的经历可以考验人格/179
  金钱是手段而非目的/180

 51 迷茫和烦恼并不是消极的
  人只要是在努力都会感到迷茫/182
  坚信一条道路然后向着它努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183


后记/1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