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是个特别热情的孩子,班级搞什么活动,他总会帮老师干这干那。有一次,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需要借车,童童第一个举起了手。童童的父亲一向支持孩子为班集体服务,对童童揽下的活,他托亲戚解决了问题。又过了几天,童童他们班要出板报,老师问谁有合适的图片,可以拿出来展览,童童又把手举得高高的,还不停地说:“我有,我有。”回到了家,童童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任务又交给了爸爸,还说明天就要。这下爸爸可有点儿犯愁了,家里没有合适的资料,但如果完不成任务,既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怕给老师造成麻烦。所以,晚上他顶着大风,骑着自行车跑到单位,翻出各种报纸,又剪又贴,忙乎了两个小时,总算交了差。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因此,对待孩子揽下的活儿一定要小心谨慎。有的孩子确实是希望为班集体服务,这样的想法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但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到他揽的活儿当中来,尤其是他能独立做的,就让他自己做。比如张帆,他揽下了给班里出科技小报的任务,本想让搞美术工作的妈妈帮他完成,但妈妈说:“既然是你答应下来的,你就应该自己做,妈妈不管。”没办法,张帆静下心来,思考构图,翻箱倒柜找资料,忙了一个晚上,竟完成了一份相当不错的科技小报。张帆笑了,妈妈也笑了。在老师的表扬与同学们的称赞声中,张帆感受到了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与为集体出力的双重喜悦。
可能有些父母怕孩子揽下的活儿如果完不成会给班集体造成影响,同时也怕老师对孩子有看法。其实,老师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及时沟通,是不会对孩子有成见的。
如果你家里也有爱揽活儿的孩子,说明他至少是一个热情的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什么是量力而行。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鼓舞他的干劲,增强他的自信,不过,也应使他明白自身的能力。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是好事,但是如果他总是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的能力,则可能变得不知深浅、好高骛远、莽撞逞能。所以,父母须经常提醒孩子:跨越太宽的沟会掉进去,从太高的地方无保护地跳下来会摔痛摔伤,牛皮吹大了总会不攻自破让大家笑话,没能力没精力完成的事情应承下来是自讨苦吃!所以,就像花钱得量入为出一样,做事也得量力而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提倡助人为乐,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有些忙你实在帮不上——正所谓“爱莫能助”。但我们总不好意思说“不”,怕让人觉着不仗义,怕驳了面子伤了和气,但答应下来又实在勉为其难,而且结果可能更糟——人家对你寄予希望却又落空,会感到更失望、更伤心甚至怨恨,而你也可能误了别人的大事,真是吃力不讨好甚至帮人不成反害人。
其实,不懂拒绝是不知道自己的局限。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那么“懂得拒绝”是你自身首先需要补上的功课。请先从自己开始,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同时,请告诉孩子,没有哪个人是无所不能的,有同情心是好的,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替朋友出谋划策都很好,但如果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那就应该坦率地告诉对方,或一起向大人求助。当然,即便力所能及,还应该让孩子正确地理解友谊和义气,分辨是非好坏,和小伙伴一起恶作剧的事情不帮也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