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云千吟 专著
0.00     定价 ¥ 35.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802567573
  • 作      者:
    赖尔[著]
  • 出 版 社 :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新武侠女神作家赖尔带给你最真实、最感人的江湖!
  江湖绝不是童话,而是分辨人性善恶的明镜。
  然而即便有背叛、有杀戮、有血腥,
  幸而依然有摒弃门户恩仇的携手,
  依然有强敌来袭前坚守信念的忠烈,
  依然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世道的侠骨仁心。
  一纸太平约,令天下风云变色
  小儿女情感纠葛,大江湖生死存亡
  焚天毁地之枪与君子治世之剑,相同的世界,不同的选择
展开
作者简介
  赖尔,本名周丽,作家,法学硕士,已出版长篇小说三十余部,其中数部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远销海外,同时还被改编为影视剧目。
  从小就梦想着,背上秋水长剑,游历神州山河,惩恶扬善,行侠仗义;于是便寄情于书卷纸上,埋首书海;又寄情于屏幕之中,笑傲游戏;最终,寄情于键盘之上,下笔千言,构想恢宏奇界,塑造百味人生。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看似河清海晏、歌舞升平的盛世,实则是武林分裂、外寇环伺的乱局。
  少女隋云曦与青梅竹马的师兄姜恒,惨遭灭门之祸,二人逃出炼狱血海,却逃不出恨海深仇。
  心怀阳光、坚信公道与光明的云曦,是否能与内心偏执、心染尘埃的姜恒,携手并肩,共赴乱世?
  同苦、同悲、同喜、同乐的少女与青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选择?而温柔谦和、坚韧不屈的云霄古楼少主——贺千秋的出现,又将为这纷乱红尘带来怎样的变故?
  小儿女情仇纠葛,大江湖生死存亡,听这乱世红尘中,一曲跌宕悲歌。
展开
精彩书摘
  那一年的腊月二十七,是隋云曦毕生难忘的日子。岐山之上,一朝风云变色,数百年的太平,竟被一纸榜文所破。
  那一年的冬天,似是来得特别早。刚入腊月,漫天雪羽便簌簌飘落,将青山笼上了一层雪衣。深绿的松枝被落雪压得沉甸甸的,北风吹动,那枝头积雪便纷纷落下,树下的女娃娃被沾了个满头满脸。
  那站在雪松下的女娃娃,便是年仅八岁的隋云曦。她穿着一身鲜艳的红袄子,那是姜家妈妈为她缝制、准备过年穿的棉衣。
  她的小脸儿被风吹得红彤彤的,落雪沾在她那被冻红了的小鼻头上,鼻尖瞬间一凉,她抬起小脸儿,用那双神采奕奕的大眼睛,望向身侧高高的围墙。
  墙内传来极有规律的号令之声,似是有人在齐声吆喝。小小的隋云曦侧耳听了片刻,随即将小手搭在墙边的雪松上,轻轻地发出“嘿咻”一声,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似的,一下子蹿上了高耸的松树。
  那又白又软的小手划过积雪,紧紧地握住了树杈,她使出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才用她那小胳膊、小腿攀上了枝头,终于瞧见了围墙内的景象——
  竖成列,横成行,三十余名男子整齐地在院中列队。他们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或弓步踏前,或提臂回勾,正齐刷刷地挥舞着手中的长枪。
  领头的是两名中年男人,一人鬓角斑白,神情肃穆,不苟言笑。另一人蓄了长须,时不时用手中银枪指向院中弟子,指点他们的动作。在二人的带领下,满院的弟子皆是专心致志,不敢有半分懈怠。虽是在冬日之中,可勤学苦练的他们却都是汗如雨下。
  “青松覆雪!”随着那须发花白的汉子一声令下,院中弟子齐声高喝:“嘿!”尔后又齐刷刷地纵身跃步,手中长枪如银龙一般,重重地劈在地上,荡起雪尘纷纷。
  那长须汉子走进队伍,不时地指点着弟子。而那年长些的魁梧大汉,则走至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面前,严肃的面容上,此时竟流露出些许的笑意,只见他微微颔首,微笑道:“恒儿,做得不错。”
  “谢掌门师伯!”被称为“恒儿”的少年,一边仍是挺直腰板维持着招式动作,一边中气十足地回答道。
  “师兄,你再夸这臭小子,他的尾巴可要翘上天去喽!”长须汉子大笑道,引得少年不满地嘀咕了一声:“爹,你别胡说。”
  落雪无声,静静地飘落在院中,也落在院外的雪松上。攀住松枝的小云曦,默默地望着两鬓斑白的父亲,望着父亲脸上难得一见的笑容,她不由得握紧了小小的拳头—
  如果她也能学武,她一定会比姜恒更努力,一定不会让爹爹和姜师叔失望!
  可是……她只能这般远远地看着,永远不能踏入演武堂半步……
  小云曦垂下脑袋,任由雪片落在她柔软的青丝上。
  隆冬的雪,冻得她手脚冰凉;隆冬的风,刮得她小脸通红,她却不怕冷似的,执着地抓紧松枝,睁大了双眼,将院中弟子们的动作一一记于心间。
  这一看就看了一个多时辰,当被誉为“中原第一枪”的隋家枪掌门—隋同甫宣布早课结束的时候,小云曦的手已经冻得不听使唤了。满院的弟子持枪而立,恭恭敬敬地目送掌门隋同甫及其师弟姜子野离开演武堂,随后才渐渐散去。
  只有那名为姜恒的少年,仍是待在院里不愿离开,直到人都走光了,他这才抬起头,望向院外雪松的方向,微微眯起了眼睛,带着些许不怀好意的意味。
  下一刻,他举起手中银枪,对准雪松冠顶,用力一掷。
  银光闪耀,破空袭来。小云曦吓得身子一颤,慌忙低头去躲。银枪当然不是冲着她去的,只是冲击松枝的力道足以撼动这棵百年古松。
  小云曦所坐的枝丫被震得来回晃动,不会武功的她顿时身形不稳,“扑通”一声便从树上摔落下来,整个人面朝下,摔进了厚厚的雪堆里。
  这动静又震得松枝一阵乱颤,覆在松针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差点儿将小云曦都覆盖了。
  姜恒得意地挑了挑眉,他慢悠悠地走出演武堂的大门,颇为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可怜的小云曦,脑袋还扎在雪地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抬起满是雪沫的脸,胡乱地抹了几把,随即怒气冲冲地望向始作俑者,以软软的童音控诉道:“你太过分了!我要告诉姜叔母!”
  姜恒不屑地从鼻孔中轻哼一声,他先是纵身一跃,脚步轻点古松,竟如山中猢狲一般,几个飞纵便上了树顶。他拔下松中已入木三分的银枪,一个旋身,极是潇洒地稳稳落地。
  然后,他用那双细长的凤眼,瞥向小云曦,绝非友善地冷笑道:“好啊,随你告。只是到时候,爹娘还有掌门师伯,问起你怎么会爬上树,别怪我据实以告,说有人偷学武功。”
  “你胡说,我才不是偷学!爹爹是掌门,他的武功,凭什么我不能学!”小云曦恨恨地跺了跺脚。
  姜恒屈起食指重重地敲上小云曦的脑门儿,嘲讽地道:“蠢丫头,说了多少遍了,隋家枪的祖训就是传男不传女,有本事,你去找地下的师祖理论啊!”
  一句话,堵得小云曦哑口无言,她只能揉着自己被敲疼的脑门儿,愤愤地瞪着面前比自己年长五岁的少年。
  隋云曦是隋家枪掌门隋同甫的独生女,自小生在岐山,长在岐山,看惯了爹爹和各位师兄们练拳舞枪。可师兄们从不喊她一声“师妹”,因为唯有年幼的她,不是这门派中的一员。
  隋家枪刚猛凌厉,本不适宜女子修炼,而祖上更有“传男不传女”的训诫,即使隋同甫贵为掌门,也不能违背祖训。
  小云曦虽打小耳濡目染,对这门功夫满是好奇与憧憬,她也曾乞求父亲让她学枪,可向来宠她的爹爹,听到后却是黑了一张脸,重重地丢下两个字:“胡闹!”
  不服输的小云曦,只能爬树偷窥演武堂,记下武功招式回房偷偷练。
  可有一次,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她因在树上看得太久,手指都冻僵了,整个人困在树上动弹不得,爬都爬不下来。她想呼救,又怕被爹爹知道责骂,急得直掉眼泪。
  正巧路过的姜恒,被泪水砸了个正着,姜恒在大肆嘲讽一番诸如“笨死了,没本事还学人爬树”、“你就冻死在树上吧,这是你偷学武功的报应”之类的话语后,终究还是将她抱了下来。
  在小云曦的再三恳求下,姜恒答应不将这件事告知掌门和他的父亲,而是以此换取了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告诉我爹和掌门师伯也可以,”那时的姜恒,得意扬扬地抱着双臂,挑眉睨视小云曦,“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行,只要你不告诉爹,我什么都答应你!”小云曦急切地承诺。
  说真的,姜恒还真想不出面前的小短腿能给他什么好处,可是光明正大地说出“我暂时还没想到,等想到再说”,那不是太丢脸了?
  于是,他故作玄虚地道:“佛曰,不可说。时机成熟了,我再告诉你。你可得记好了,不许耍赖!”
  “不耍赖,不耍赖,绝对不耍赖,”小云曦急急地伸出小指头,“拉钩盖印,云曦绝不黄牛!”
  少年因练武而磨出茧子的小指,勾上了女娃娃柔软的指头,重重地勾了三勾。
  年幼的他们,许下了小小的诺言。
  然而,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约定,竟会是他们毕生为之遗憾的错误。
  待到隋云曦身负银枪步入演武堂之时,那个曾与她拉钩盖印的昔日少年,却已是咫尺天涯,渐行渐远。
  二人不惜用性命去兑现的诺言,在这风雨飘摇的江湖乱世之中,空成一曲跌宕悲歌。
  可在那个雪羽飘零的腊月,年幼的他们,只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着。
  小云曦嚷嚷着:“姜恒,你等着,终有一天,我会打败你!”
  而那少年则弯下腰,随手抓起一把脚边的积雪,在掌中捏成一个圆滚滚的雪团子。然后,他狡黠一笑,一把抓住小云曦的红棉袄,将雪球塞进了女娃娃的后领里。
  “哇!”小云曦冻得惊叫出声,小短手忙不迭地伸手去抓,却怎么也够不着掉进衣里的雪球。
  姜恒得意地哈哈大笑,小云曦立刻抡起小胳膊报复,雪球一个接一个地向他飞去,却都被他轻易地避过。到了最后,便成了小个子的红衣女娃捏着雪球,追逐着高瘦的蓝衫少年,漫山遍野地一路疯跑。
  火红的棉袄,在白茫茫的岐山山巅,仿佛是跳动的火焰,那么耀眼,那么鲜明。
  可就是在那一天,山中笑闹的岁月,全被一方帛书所破。
  那是一张名为“圣谕”的锦帛,上书三个大字:太平约。
  当进士及第、身居平遥县官,亦是姜子野之旧友的青年文士—孙培元,带着身负圣谕的禁卫军统领赵瀚登上岐山,想向老友解说太平约之好处时,正值隋家枪弟子晚膳时分。
  暮日西沉,落雪纷飞,雪片在落日余晖之下,展出一幅别样的画卷。隋家枪的弟子们喝着热腾腾的米粥,就着腌萝卜和咸肉,边吃边聊,不知怎的,就谈到了掌门之位的继承上。
  “师父也真是的,师娘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不肯续弦,”那弟子摇首道,“师父也没个兄弟,偏偏云曦又是个女孩子,将来这隋家枪,怕是要后继无人了啊!”
  “谁说掌门师伯没兄弟了?咱师父不就是!”师承姜子野的弟子听了这话不乐意了,他把粥碗一蹾,拍了桌子道,“谁说隋家枪后继无人,咱师父论功夫,不比掌门师伯差!”
  “你一边儿去,咱们学的是什么?隋家枪!那是隋家祖上传的枪法,姜师叔再厉害,他能改姓隋不?”
  见两派弟子争执得厉害,边上一人拿肘子捅了捅姜恒,笑道:“争什么争,这还不简单!干脆将来由姜师弟娶了云曦妹子,入赘隋家,这掌门继承的难题,不就结了嘛!”
  “呸,谁要娶那蠢丫头!”姜恒冲那人撇了撇嘴,不屑地道,“哼,我是姜家的长子,岂能寄人篱下?你要当掌门,你自个儿入赘,娶那蠢丫头去!”
  这番话正巧被路过的小云曦听见。年幼的她,听不懂这些复杂的成语,只是抬起小脸,傻傻地问:“什么叫作入赘,可以吃吗?”
  满场弟子捧腹大笑,姜恒更是毫不客气地一巴掌拍上小云曦的脑门儿,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真是蠢得要死,比猪还笨!”
  山巅的欢笑之声,忽被一阵马嘶惊破。下一刻,山门被重重地拍响,只听一个粗犷的声音大声喝道:“隋家枪掌门人听令,速速开门听旨!”
  听见门外高喊,正在里屋下棋的隋同甫与姜子野师兄弟,双双行出院外。
  在隋同甫的首肯下,一名弟子开启了门扉。木栓一落,便有人将两扇木门重重推开,击在高墙上,发出好大一声闷响。
  小云曦被这动静吓了一跳,回首望向大门。一眼望去,只见门外满满当当的全是官兵,只见他们身着戎装,动作整齐划一,挺直了背脊,一动不动地站着。
  赵瀚拍了拍身侧的黑骏马,将缰绳交给下属之后,斜眼睨视院中的两位长者,用手中马鞭指向二人:“你们俩谁是掌门?”
  姜子野眉头紧蹙,显然是对赵瀚傲慢的态度毫不赞赏。就在这时,只见门外官兵的队列中挤出一个人来,那人一袭青衫,文士打扮,便是姜子野旧友孙培元。
  孙培元跑得气喘吁吁,正止不住地呼呼喘气。他见了姜子野,咧开嘴角,送上一个由衷的笑容:“姜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京城来的赵统领。”
  说着,孙培元便跨入山门,为双方引见起来:“赵统领,这一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姜子野,他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哩!他旁边这位,是他的师兄,也就是隋家枪的掌门人,隋同甫隋掌门。”
  见有故人引见,隋同甫、姜子野双双抱拳行礼。可赵瀚却似乎并不承这个情,只是微微抬了抬握着马鞭的手,就算是招呼过了。
  对于赵瀚的无礼,姜子野跨前一步刚要说话,却被隋同甫伸手拦下。
  隋同甫望向孙培元,沉声问道:“孙大人,请问您今日率众前来,所为何事?”
  “什么孙大人,”孙培元笑道,“在你们面前,我不过就是当日那个差点儿死在匪徒乱刀之下的穷秀才。若不是你们,我哪儿能站在这里说话呢?”
  姜子野微微一笑,他这朋友孙培元,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成了这平遥县的县官,将来也必会一路高升,前途无量。可为官数年,他却没有半点儿官架子,这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只见孙培元笑意更浓,喜不自胜地道:“我今日和赵统领前来,是要向你们宣布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两位大人,请进屋详谈。”隋同甫忽然打断了孙培元的话,他扫了一眼不远处围观的弟子们,冲身侧的师弟姜子野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又向两位朝廷命官行了一礼,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会意的姜子野,趁三人行入堂屋之时,向弟子们训斥道:“都看什么热闹呢?都回屋去!恒儿,你带着云曦回房!”
  当满场弟子散去之后,姜子野瞥了一眼大门,只见门外的官兵仍是整整齐齐地站着,将山门堵了一个严严实实。
  没来由的,让这位习武多年的长者心中闪过一丝阴霾。姜子野眉头微敛,强压下心头的不安,跟着踏入堂屋之中。
  堂屋里,隋同甫收了棋盘掌了灯。那赵瀚想也不想地便坐在了松鹤图下的主位上,那架势甚是狂妄。
  只是面对这位目中无人的赵统领,隋同甫亦是不卑不亢,礼节性地唤了声“看茶”,便转而望向孙培元,沉声道:“孙大人,您请说。”
  孙培元连茶也来不及喝,忙不迭地拉了姜子野坐下,笑容满面地道:“姜兄,你可记得我曾说过,若天下不武,再无江湖纷争,再无帮派恩怨,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便能太平?”
  “当然记得。”姜子野笑答。
  当日孙培元赶考途中遇上匪徒,差点儿性命不保,是他碰巧遇见,顺手将那些蟊贼收拾了。孙培元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硬要拉着他喝酒。谁知这请酒之人却是不胜酒力,几杯黄汤下肚,便醉得东倒西歪,大着舌头说这天下太平的梦想。
  当时,姜子野只觉得这书生虽是迂了些,却是心怀天下,若是真能金榜题名,或许能成为一名心系百姓的好官。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孙培元做了这平遥县官,数年来清正廉洁,县中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见姜子野颔首,孙培元眉飞色舞地道:“我那太平梦,眼下真要实现啦!”
  “啊?”听到这一句,姜子野倒是愣了。莫说是他,就连隋同甫都是微怔模样。
  只听孙培元又继续说下去:“这位京城来的赵统领,就是带着当今圣上的新谕而来!这是天下武者之福,更是万民百姓之福,天下不武之景,指日可待!”
  那赵瀚便从怀中掏出一张黄榜,双手展开,只见那帛书上,“太平约”三个大字分外醒目。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旧事
第二章 恩仇
第三章 诛心
第四章 伏计
第五章 敌我
第六章 歧路
第七章 逢君
第八章 雨霁
第九章 雪尘
第十章 朔风
第十一章 惊变
第十二章 玉碎
尾声
番外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