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只是想叮嘱你一句:一路平安
国内第一部以亲身体验指导私人安全旅行的旅游攻略书
剃刀行者十余年的海外留学和生活经历,多次在险境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用自己的真实旅行体验告诉读者朋友们安全旅行的真谛。
《剃刀的旅行哲学》是一本作者游历世界各地后,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所写的游记类图书。作者在该书中除了向读者介绍世界各地的优美风景、购物体验和各种美味饮食外,还在书中和读者分享了自己有意思的旅行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部分着重介绍了去各地旅游时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美国安全旅游贴士
一个详细和完备的旅游计划是保证安全旅行的关键。一般长途旅游,例如去海外一周到一个月的话,旅游计划在半年前就应该开始准备。在安排你的出行之前,应该至少了解以下信息。
1.目的地国家的风俗人情,犯罪率情况,当地的消费情况,主要民族的宗教信仰,最近是否发生过针对中国人或者海外游客的重大暴力袭击和抢劫事件。
2.目的地国家中国大使馆的地址、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3.交通情况的详细资料,例如当地火车站、公共汽车站的分布、购票方式,如何打出租车,如何结账。
4.航空公司的选择,例如可选航空公司的安全飞行记录,购买机票的折扣,是否对托运的行李征收附加费用,等等。
5.旅行期间的天气情况,如果需要在森林、野外公园和山区进行徒步和登山活动,最好避开雷雨季节。
6.如果你需要去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例如美国纽约、洛杉矶、迈阿密这样好玩的地方,应该详细了解这些城市的地铁网络,夜间乘车的安全性如何,如何购买地铁票,如何使用自动售票机,在著名的旅游地点附近有哪些地铁和公交车站,大型购物中心的地点和开放时间,有哪些免费的旅游资源可以使用,例如在著名的旅游城市的飞机场一般都会设有由当地旅游部门开设的问讯处,为游客免费解答问题和提供当地景点的参观资料,要善于利用这些免费资源。笔者当年带团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在带着一队中国客户去东京中央车站买地铁票的时候就犯了难。由于不懂日语,无法去人工售票柜台咨询就只能硬着头皮去自动售票机前买票。在选择购买界面的时候,由于操作步骤不对,而无法让购票机进入钞票识别状态,看着后面排着长队等待购票的人流和人们脸上写满焦急和不解的面孔,我真是急得满头大汗。幸亏旁边有懂英语的好心日本人指点,自己才完成任务。
7.对于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的信息搜索。如果你将安排一个连续的空中旅行,或者有可能坐火车穿越几个国家,在欧洲旅行这是家常便饭,那么最好提前将你会经过的机场、车站了解一下,请相信笔者的建议,这绝对不是浪费时间。你如果飞往美国,第一站在旧金山国际机场,第二站飞往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那么详细了解这些机场的布局,航站楼之间的通勤工具对你如何计划在机场的时间安排极有帮助,甚至可能极大地降低你迷路的风险。而女士们对于机场专卖店和免税商场的研究将直接帮助她们在机场完成一个物有所值的购物。即便你和朋友通过参团的方式旅行,对于机场和火车站的研究也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你会在不需要导游的帮助下,自己完成一个愉快的购物,甚至在精确研究的背景下,完成对于一个伟大历史建筑的参观。例如我们都知道俄罗斯莫斯科中央车站的美丽,新加坡樟宜机场美轮美奂的设计。去研究他们,欣赏它们,将是国际旅行妙不可言的经历。
8.美国的多民族特性和全民持枪的文化需要中国游客特别注意。中国人在美国旅游生活要多加留意当地的族裔情况。一般来讲,白人生活的地方治安普遍较好,而黑人聚集的地方治安普遍较差。一些著名的区域,例如纽约的哈莱姆区、加州洛杉矶市郊的某些区域都是黑人的聚集区,中国人要慎入这些区域,免得给自己招来大麻烦。另外,美国是允许公民持枪的国家,误入民宅或者对美国人做出侵犯性的举动,都有可能招致对方拿起武器反击。因此中国人要注意与美国人的相处,特别是在与警察打交道的时候,不要将手不经意地伸进自己裤兜里,以免引起警察的怀疑,他可能认为你在掏枪,为了防止潜在的危险,美国警察可能立刻将你打倒在地然后铐起来再说。尽管事后大部分警察会向你诚挚地道歉,但你除了上法庭控诉警察滥用暴力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尊严。
9.在美国出席社交聚会,有许多沟通的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否则不仅让人啼笑皆非,而且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例如询问美国人如何去洗手间,洗手间里的马桶叫toilet,家里的洗手间叫bathroom,外面的洗手间叫restroom,而中国人很容易张冠李戴。在进入商场购物,如果在一件展示商品前停留过长,美国的服务员可能会问:“Hows is everything going on?”(需要帮助吗?)我们一般回答:“Fine,thank you”(不需要,谢谢。)而不少国人可能误以为对方在怀疑自己可能偷东西甚至嫌弃自己只看不买,这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在学校和社交场合要注意对身边黑人的称谓,如果用词不当很可能被人痛揍一顿,正式叫法都用African American,但一般都叫他们black(当然是认识以后),negro是绝对禁止的。与美国人在一起,如果需要麻烦人让道,或者临时去洗手间,或者不小心当众打了个喷嚏,甚至是狼狈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滑了一跤,最好的方式是说,“I am sorry”。对于别人的服务和帮助,一定要大声致谢,而不是使用中国式的注目礼来答谢对方,例如有美国人帮助你开门,在你滑倒之前迅速搀扶了一下,或者是礼貌地让你先走,你都要大声地说“Thank you”。美国人是热情开朗的民族,他们一般也会向你致礼,回复“You are welcome。”(不客气)。一般的社交礼节是谦虚礼让,对于残疾人、妇女和孩童要给予特别照顾。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去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去参加公司的一个内部培训,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到了午餐休息时间,由于是自助餐,所以大家都需要到餐桌的尽头去取食物盘和刀叉,但是我身边的男同事都站在一边打电话聊天并不着急去排队吃饭,我觉得有些不解,后来发觉他们都是在等身边的年长者和女同事先排队,然后自己再过去。
……
第一部分:游在美国
美国安全旅游贴士
美国的汽车文化
一、致命的诱惑,美国的高速
二、必须识别的危险
三、噩梦的源头,美国警察
四、租车的艺术
五、享受汽车旅游的快乐
美国的名胜
逝去的流星
如何在美国购物
风雪中的加拿大灵魂
美国著名大学
一、侃侃那些名校
二、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的医疗
一、千万别出事
二、看病的细节
三、如何保护自己
美国的航空公司和机场
一、机场的麻烦
二、要命的时差
贪婪终点站:美国的赌场
一、欲望和贪婪之都
二、如何安排赌场的旅行
美国文化之旅
一、通往地狱的通行证
二、从斗鸡队看美国体育文化
三、如何在美国品尝美食
四、天堂的梦想,买美国的房子
第二部分:玩转樱花之国——日本
日本安全旅游贴士
一、躺在肩膀上的日本人
二、菊花与刀,看日本人的性格
三、趣闻逸事
四、美食和建议的旅游路线
第三部分:浪漫之都——巴黎
巴黎安全旅游贴士
一、巴黎的眼泪
二、钱包的盛宴
第四部分:帝国余晖——英国
英国安全旅游贴士
一、伦敦探秘,向最伟大的侦探致敬
二、诺贝尔奖的圣地:牛津和剑桥
三、不屈的苏格兰
四、城堡的圣殿: 爱丁堡
五、英国购物和美食
第五部分:热情似火的意大利
意大利安全旅游贴士
一、抛硬币寻找爱情的城市
二、上帝的门徒
三、与水战斗的城市
四、佛罗伦萨
五、美食及饮食礼仪
第六部分:玩转东南亚
东南亚安全旅游贴士
一、佛的国度:泰国
二、天堂的终点站:巴厘岛
第七部分:美丽的加勒比珍珠——巴哈马
巴哈马安全旅游贴士
一、龙王的邀请
二、令人窒息的美景
三、海盗船长和夫人们
附录
国外车祸事故处理流程图
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人在旅途:如何让旅行愉悦身心
在旅行越来越成为“必需品”的今天,国人早已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价值理念,而走出国门也成为大势所趋,这种“眼见为实”的旅行体验,不仅能让旅行者“见多识广”,更重要的是,在行走与见闻之间,更是在不断叩问灵魂深处那句“我是谁,我应该是谁”的疑问。
但旅行又往往是“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的体验。在国外旅行,行者往往因语言、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价值观的不同,带来认知和理解的碰撞,甚至可能成为一场久久不能忘怀的糟糕体验。如何既能享受愉悦的旅行,还能减少各种“糟糕”和“意外”,进而让旅行成为难忘的体验?
老黄的这本书恰逢其时。作为一名资深行者,老黄是圈里的旅行达人,足迹遍布全球,绝对称得上是一本“活的”旅行百科全书,他对旅行的理解,早已从景色与古迹的感官体验升级到习俗与价值观的深度认知,他的建议往往能帮助同行者获得旅行体验。现如今,这些原本让小圈子受益的精华,终于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旅行者,全都是老黄“压箱底”的内容,不可不读。
跟上老黄,让灵魂跟上脚步,让旅途愉悦身心。
——杨继刚旅者一枚,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与培训专家、财经专栏作家、创业公司合伙人。文章曾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企业管理》《中国经营报》等业内期刊,管理畅销书《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企业转型那点事》作者,工信部《中国工业评论》(原名为《中国经济与信息化》)专栏作家。长期服务于多家世界500强与国内优秀企业,在业内广受好评。
★行走的领航员
生活在城市里很容易乏味,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山谷空幽、小镇冷暖,那就去旅行吧。行走的力量总是能够刷洗掉城市的灰尘和浮躁,每当走出去,心中的激荡久久不能平复。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能走的路不坐车,能自驾的目的地不乘公共交通,哪怕没有假期,周五飞周日回,也要去呼吸新的空气,那就一定要看老黄的这本书。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热爱自由,那你会在老黄的书中看到一个行者的深邃和情怀。有些路不一定要亲自踏上,有些路当你走过却有别样的回味,老黄就像是你旅途中那个“领航员”,带你看山踏路,带你体味生活。老黄有时又像个“当地人”,告诉你随团绝对体验不到的经历,有的“刺激”,有的“危险”。旅行,不就是想要人生有更多别样的回忆吗?
翻开这本书,你会看到一个老朋友的身影,他行走多年,周游世界;他乐观深沉,感悟良多;他,在向你娓娓道来……
——安琪旅行小友,外资银行投资顾问,多年从事银行投资理财工作,喜欢自由行。善于“周末游”,比如周末游西塘,周末游西安,周末游日照,周末游青海湖。也曾自由行美国、泰国等地,是个旅行小痴。
★青山行不尽 水去何长
黄必峰 (Jeffrey Huang)和我在甲骨文中国公司曾共事多年,为人热情,勤于学习,善于交友,助人为乐,曾经是公司网球俱乐部的负责人,也是我们真武桥牌俱乐部多年的牌友。他和我一样都有多年在北美的生活经历。当他请我为他写书评推荐时,我一开始颇为犹豫,原因有几条,也都很简单:在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方便的今天,谁会去看书了解你的旅游体验呢?你究竟能提供给读者什么特殊的内容?现如今出国旅游如此普遍,各种攻略、贴士、游记是否太泛滥了?还有我们身边这种有着多年海外生活经验的人太多了,你真确信有人要了解你的故事吗?
不过当你读到它的时候,你还是为Jeffrey的热情和执着所感动。大家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后一种说法是说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临其境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或许不及亲身体验之万一,甚至有些体验是永远无法从任何书本上读到的。夸张一点的说法是“旅行是真正知识的伟大源泉”。其实读书与旅行本身并不矛盾,它们同样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愉悦。只是行万里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加契合今天倡导的以个人体验为主体的体验式旅游。
其实即便同样是体验式的行万里路,究竟是走马观花,还是下马观花,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毫无疑问,即便是下马观花式的旅行,也注定和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的心态和收获是大不相同的。也可以讲,真的选择去生活一段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马观花。所以以Jeffrey的这种下马观花者的姿态来分享他个人的旅行体验还是很有意义的。Jeffrey在他的介绍美国汽车文化部分,花费相当篇幅介绍了美国或者说大部分的所谓发达国家的交通文明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特别的文明习惯,交通规则,值得国家交通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去特别关注学习。他的这些分享对国人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应该有所裨益。拳拳之心,难能可贵。
当今中国经济繁荣,步入中产阶级的人口在不断增加,参加境外各种旅游的人数不断在刷新纪录。旅游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海岛游,邮轮游,房车游,徒步穿越游,博物馆游,不一而足。但是中国旅行团文明程度不断被诟病的报道还是不绝于耳,实在令国人痛心。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做一个文明的旅行者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愉悦,同时不以牺牲他人的愉悦为代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以说,如果我们大家都能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能力为国人作出一些积极的贡献,国人文明程度的提高就值得期待了。
——迟晨浩Howard Chi 早年留学加拿大,研究生毕业于蒙特利尔的麦基尔大学。在IT领域从业多年,先后服务于IBM和甲骨文公司。现为甲骨文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
★智性与诗意的联想
多年挚友杰夫(作者英文名)捧着他将要出版的书稿递到我眼前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从未想过他会是一个时尚的游记作家,在我眼里,他始终是一个至情至性,至真至简的实在人。
深夜,于暖暖的灯下,轻轻翻阅这本名为《剃刀的旅行哲学》,沉心思虑,感触良多。
初识,你会以为这是一本纲要化了的旅行攻略,细读,你方可品味到其中独特旅行留存。
那些潜藏在字里行间,意象交融中的故事是作者长期行走的收获,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与知性的探索。当你跟随他的脚步去解读陌生的土地,风情与文化串联起来的故事时,仿佛是对命运的认识,若明若暗,悲喜旖旎,经历着,体会着,亦是接纳着,沉淀着。
我发现,人越是走得遥远,越是难以割舍已有的一切。走过百转千回的天涯路,终要回到初心的原点。原来幸福与不幸福之间,只是有无节制的欲望之隔。
行游即是心游,在不断远离与接近的过程里,愿我们与自然共老。
——袁俊2005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修政治经济学Master学位,现任时代博纳控股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