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常识与通识 专著
0.00     定价 ¥ 49.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101111347
  • 作      者:
    阿城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1. 阿城先生的《常识与通识》是中华书局推出的“作品”系列之第二种,“作品”系列为文学大家的文化随笔。之后会陆续推出阿城先生的《闲话闲说》以及沈从文先生和汪曾祺先生的经典作品。
  2. 《常识与通识》是阿城先生一部关于文化的随笔集,其经典性无需多言。每看一遍,有一遍的发现和收获。
  3. 《常识与通识》以布面精装的形式重新出版,阅读收藏两相宜。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城,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棋王》《树王》《孩子王》《威尼斯日记》《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等以及电影剧本《聂隐娘》《吴清源》《小城之春》《芙蓉镇》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常识与通识》为阿城先生的一部经典随笔。阿城先生近二十年前思考的问题,诸如基因、人性中的攻击、艺术与催眠、情感与化学等等至今还让人脑洞大开,见出了阿城先生的开阔和大气象。

展开
精彩书摘
  电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艺术,它组合了人类辛辛苦苦积累的一切艺术手段,把它们展现在一间黑屋子里,电影院生来就是在模仿催眠师的治疗室。灯一亮,电影散场了,注意你周围人的脸,常常带着典型的催眠后的麻与乏。也有兴奋的,马上就有人在街上唱出电影主题歌,模仿出大段的对白,催眠造成的记忆真是惊人。当然,也有人回去裹在被子里暗恋不已。
  电视好一些,摆在明处,周围的环境足以扰乱你进入深度催眠。但是人的自我催眠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哪儿都不看,专往屏幕上看,小孩子还要站得很近地看,遭父母呵斥。
  自我催眠还会使人产生多重人格。作家在创作多角色的小说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评论家则喜好判断那些角色的人格是否完整,或者到底哪个角色的人格是作者的人格,或者作者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的。敏感的读者常常也做这类的判断。我猜现在常搞的作家当场签名售书的时候,赶去的读者一定带有一部分鉴别“假劣伪冒”的心情。
  我前些年也让书商弄过两三次这类活动,结果是读者很失望,看来我实属“假劣伪冒”。
  有个要领奖的朋友问我“领奖时如何避免虚伪与虚荣”?这个难题可比昆德拉的“媚俗”,你怎么做都是“媚俗”,连不做都是“媚俗”。我说,观察,观察观众,观察颁奖人,观察司仪,观察环境,也观察你自己。这实际是一个造成两重人格的方法,将冷静的一重留给“自己”,假如颁奖现场发生火灾,你会是最先发现的。
  成熟的演员是最熟练的多重人格创造者,当然有些人也会走火入魔到扮演的那一重人格里,失去监视的人格,搞得回不过神儿来,不思饮食,所谓陷入深度自我催眠。催眠案例中,有的被催眠者并非是失去全部的“自我意识”,他们常常有一个意识频道是清醒的,看着自己干着急。老托尔斯泰曾经说他原本并没有安排安娜自杀,可是安娜“自己”最后自杀了,他拿她没有办法。
  我实在想说,审美也许简单到只是一种催眠暗示系统。
  ……
展开
目录

自序
思乡与蛋白酶
爱情与化学
艺术与催眠
魂与魄与鬼及孔子
还是鬼与魂与魄,这回加上神
攻击与人性
攻击与人性之二
攻击与人性之三
足球与世界大战
跟着感觉走?
艺术与情商
再见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