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草根”英雄 专著
0.00     定价 ¥ 27.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3466281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草根”英雄》收录的,是来自*guo各地、各个行业的人们,对他们身边的英雄的回忆。这些英雄有的是笔者们的父母、有的是师长、有的是同学、有的是老乡,这些英雄本来都是平凡人,但为了抗战,他们或是在军队中义无反顾地抛洒热血,或是自发组织队伍抗击侵略者,或是以*部的生命和热情支援抗战、宣传抗战。
  《“草根”英雄》分为上下篇,共五章。上篇讲述军队中的草根英雄,*一章展现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涌现的英勇战士;第二章展现国民党军队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团长、营长等广大中下级军官;第三章展现八年抗战中,国军所牺牲的不计其数的普通战士中,所仅存的几个回忆。下篇讲述社会各阶层涌现出的抗战英雄。第四章讲述从中国共产党员到普通百姓,那些虽不能上前线杀敌,却以自己的努力,宣传抗战、支援抗战,同军人一样不惧流血牺牲;第五章讲述那些勇于亲自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的人们,他们有的是受中共影响的普通百姓,有的是退伍的原国民党军官,有的仅仅是为了“匹夫有责”的信念。
  《“草根”英雄》中所记述的英雄,任职*高不过团长,只为同一个报国的信念,走上了共同的战场,可谓是“草根英雄”的典范。
展开
精彩书摘
  《“草根”英雄》:
  赵力:负伤后拒绝探望竟成永别 我的同学赵力(原名赵廉),陕西长安县人,家住西安市东关董家十字10号,家中只有一位慈祥的老母与他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贫,幼年失学,15岁就在西安红十字会医院干勤杂工,当时美其名日“工友”。1935年他和我同时参加陕西省会公安局警士教练所,被编在一个中队,受训八个多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公安第七分局,担任交通警。他对交通指挥一年来从未出过差错,可谓尽到职责。
  七七事变爆发后,爱国青年都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关系,自觉地走向抗战前线。一天他来到我的住所,见面就说,你能给我弄点钱吗?我近来很感苦闷,现在我下定决心要到陕北解放区去,已与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交涉好了,只是缺路费……我听了他的话,十分激动,随即答应了他,在五天内给他筹助了50元,并鼓励他安心前往,祝他一路平安,早日到达目的地。我们就这样分手了。
  1938年的秋天,我忽然接到他由庆阳鲁迅艺术学院寄来的一封信,告诉我时代在前进,要我多买些生活书店出版的进步书刊阅读。这时我已由西安回到家乡的小学教书。我各方面托人购买,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只买到了一本毛主席著的《论持久战》。我如饥似渴地详读了一遍,又给他邮汇了10元。为时不久,因学院转移,钱退了回来,从此我们又失去了联系。
  1939年的冬天,我接到他从山西闻喜县驻军某部寄来的一封信,说他正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前线,匆忙中给我寄了一卷连队印刷的救亡宣传漫画,希望张贴宣传,并劝我最好能在家乡参加地方的救亡团体,做些抗战救国工作。这以后我们的音信又断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兴奋得手舞足蹈,不久就参加了地方工作,可是好久得不到他的信息。直到1950年2月,我突然接到他由北京协和医院寄来的一封信,内容笼统地叙述了他参加了抗日及解放战争,并在多次的激烈战斗中数次负伤,现住医院治疗。
  1956年我又接到他由陕西华阴疗养院二所给我邮寄来的信,说他现在是一个一等革命残废军人,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生活很好,只是肉体不能见人,执笔十分困难,要我千万不要到医院看他,医生嘱咐不准接见亲友。在这种情况下,我内心虽然十分痛苦,但也只能遵医嘱没有去看他,等待着他恢复健康,总有见面的一天。哪料,这竟是我们俩最后一次通信。
  后来,我从他战友口中得知他因重伤死亡的消息,十分悲痛。听说他在对日战斗中作战十分勇猛,抱着必死的决心以报国。他在某部担任团政委。
  在他的鼓励和关怀下,我也做了些救亡宣传工作,并订了当时西安出版的《老百姓》报。我在学校和群众中组织读书会,宣传救亡材料及报刊登载的有关解放战争消息,利用星期日和假日领着学生到校外村庄宣传。这点微不足道的工作和我的亡友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我不善写作,对亡友生前的战绩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十分遗憾的。
  ……
展开
目录
“草根”英雄 上篇:军人当报国

第一章 火线上的共产党人
赵力:负伤后拒绝探望竟成永别
蒋松林:誓死掩护政治机关撤退
冯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小号兵
马吉甫:致书赵寿山为儿收骨
王喜田:揣着《子夜》上火线

第二章 身先士卒的中下级军官
吴明林:一手握枪一手抡刀
王超奎:创奇功名扬中外
曾宪邦:身负重伤仍不下前线
陕文光:记忻口战役中的炮兵营长

第三章 英勇无畏的士兵
周勇:英勇的好号兵
朱志宝:子房山阳送君骨,三只金戒留史人
孙连玉:其貌不扬 心比金坚
李定六:子英雄父英烈
朱金山:挺身而出的炊事员
申子雍:投笔抗日的记者
武灿宇:徒步跋涉三百里投军
吴志超:闪光的黄埔革命精神
苏鹏飞:流尽最后一滴血
伍云春:抗日甲级勋章荣获者
李毅岑:保卫卢沟桥的勇士
倪文藻:血洒黄河岸
王新:弹尽粮绝坚守孤城
郭钟秀:被包围仍在高地抵抗
刘东海:挥枪跃出战壕
曾琦:抱肠杀敌身先士卒
旷成:血洒沙场留英名
杨仲麟:湘北铁柱山全歼守敌
张尧华:回忆先父张书绅
侯惠君:小羽,你安息吧
“草根”英雄 下篇:草民有责

第四章 民族精神 民族脊梁
张思贤:一位引路人
陈尚和:支援抗战,在所不辞
高赶戏:一个普通的地下工作者
缪文逵: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
刘荐庭:父亲、教授、爱国者
杨剑萍:大世界上空的吼声
曹颖甫:威武不屈,骂敌被害的名医
沈木匠:引敌入瓮 以身殉国
焦成林:宁死不屈 投井自尽

第五章 拿起武器,驱逐侵略者
马金山:乐陵县的“马阎王”
杨贯一:率领天门会抗战
李忠义:为保卫家园组建自卫军
宋久令:锦州抗战轶事
许乐亭:淮上健儿
黄性贤:太极拳大师战斗在闽海
应县三杰:痛歼日军称英雄
宁和尚:大难不死 投军复仇
尹六先生:一家四人 孤胆抗敌
刘天吉:夜摸敌哨 惨遭沉海
张老头:无名游击队的领导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