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邦彦词传)》:
谁遣有情知事早
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痴呆一团娇。自折长条拔燕巢。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周邦彦《南乡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十二年,一个轮回。江南,依旧烟雨楼台中。
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来过这里——杭州。落入我眼底的是一座人间天堂,她静静徜徉在草木苍翠的青山绿水中,看江花烂漫,听潮起潮落,任万千浮华托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惊艳着一个又一个色彩缤纷的幻梦。十二年后的夏天,我又来到这里,看莲花绽放,望绿意葱茏,默默感受着这里焕然一新的风景,如果不是亲身蹚进她的世界,我根本无法知道眼前一切的美,都是缘自一种娇媚的绿。
杭州的风景,无论是精心构筑的亭台楼阁,还是随意点缀的山石流水,都像极了书中的小家碧玉,每一处都显露着灵巧与纤柔,韵味十足,而其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便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走在西子湖畔,放眼望去,那里就是一片绿的世界,尽是芳草萋萋、岸柳成行,却不知是依依杨柳撩动了万顷碧波,还是碧波万顷荡漾了杨柳依依。
湖畔有着平湖秋月的清幽、曲院风荷的怡静、花港观鱼的古韵、柳浪闻莺的醇美,而这一切,无不是基于那一片,甚或是无处不在的绿意。不管是欢快着走动的还是欣喜着憩息的人,都会在惬意中被那层层叠叠燃烧起来的绿意所包围,每到一处,无论是烟波浩渺的三潭印月,还是浮光掠影的雷峰夕照,绿,始终都在蓬勃地生长,无限地绵延,置身其中,你永远都找不到它的尽头,更不知道它究竟来自何处,又要去往何地。
绿得最具诗情画意的自然要数那条风光旖旎的苏堤。狭长的堤岸栽满了枝叶婆娑的绿柳,柳树下则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碧草,徜徉在草木葱郁的堤岸上,便觉得那绿仿佛一个顽皮的孩童,总是嬉戏着追逐着人们的脚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大片赏心悦目的绿色相伴而行。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的是,走了一段绿道后,不经意时,那满眼的绿便会把你带到一个个的大花坛前,凝眸处,各色鲜花都在绿色的衬托下争奇斗艳,红的、紫的、粉的、白的、黄的,都想与绿一争妍媸。
花的叶子是墨绿色的,与草坪和杨柳的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让这迷人的绿多了层次美,长长的苏堤便这样被绿浸染着,格外惹人注目。说到这绿,就不得不提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据说他被贬杭州的时候,为防止水患发生,曾带领当地百姓在西湖中间筑起一道堤坝,并在堤坝上栽种下茂密的植被,久而久之,这堤坝便成了文人墨客吟风赏月和游人驻足观赏西湖的好去处,且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苏堤”。她宛若一条柔滑的绿色绸带轻轻飘荡在风光烂漫的西湖上,而“苏堤春晓”的美景更是倾倒了古往今来大批南来北往的游人,纵是看上千遍万遍,亦是意犹未尽。
与其说西湖是一片碧绿的世界,不如说整座杭州城都被包裹在无尽的绿意葱茏里。无论是极目远眺,还是静静凝望,落入我眼底的杭州都仿佛一块巨大的翡翠,绿得透明,绿得莹亮,绿得润泽,绿得熠熠生辉,繁华的都市浸染在这片绿中显得格外恬静浪漫,且又多了一分多愁善感的情韵。杭州的绿,从不言寂寞,那是一种喧嚣的绿,不仅绿在西湖沿岸,而且绿在整座城市。她没有昆明常年如春的气候,没有深圳充满南国风情的炎热气息,没有三亚那样的热带旖旎风光,但她却拥有独具匠心的绿、个性十足的绿。
绿色遍布了杭州的每个角落,放眼望去,马路边、山道旁、街巷口,高楼上、亭子间、廊道里,无处不是青葱翠绿、鸟语花香,甚至连阳光、微风,以及脚步声都是绿的。此时此刻,若要来上一杯新采的龙井茶,闲闲地躺在古老的藤椅上,双目微闭,在一片绿色的包围下尽情倾听鸟儿的欢歌,岂不是逍遥胜神仙?
此绿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走在杭州的绿色里,自是眼花缭乱,我心迷离。我知道,之所以恋上这座城市,不仅仅在于她风情万种的绿,还因为她是名副其实的爱情圣地。化蝶双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痴情缠绵的白蛇与许仙、倾国倾城的名妓苏小小、锦心绣口的才女李清照、凄美婉约的词人朱淑真、英姿飒爽的抗金女将梁红玉,随手拈起哪段故事,都是一阕缠绵悱恻的香词,让人欲罢不能,久久沉浸其中,与之共欢乐、共伤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