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好吉特巴舞》:
向斜上方,此时由于头部稳定的“惰性”,将重力压向了肩部,使得原本想向上向外的扩张力得到了更大的反向挤压,于是这个合力在脊椎的牵引下,带动整个身体摆荡。实现了这个摆荡后,移动腿瞬间变成主力腿,同时落地一侧的脚踝也会给地板作用力,也会接收反作用力,也会有合力在肋部的挤压等等,于是就会又向反方向摆荡起来。这样往复运动,实现两侧的摆荡。
由于身体的柔韧性不同,所以每个舞者摆荡的幅度也不同。同一个舞者,针对不同的音乐运用不同,摆荡的幅度也不同;同一个舞者、同一首乐曲,摆荡的第一步和其他花步的衔接不同,摆荡的幅度也不同。但是无论摆荡多么夸张,主力腿的重心永远在足内侧。这一点很像伦巴的律动,律动要求上身的挤压后,身体是立体的、胯部向后转动,而重心永远在两脚内侧交替互换,所以称为“内聚力、勿外移”。正是由于这种要领,所以好的拉丁舞者(特别是女士),腿部外侧的肌肉都不是夸张地发达,检验_个拉丁舞者是否要领得当,一看腿部肌肉便知。跳吉特巴舞也是一样,虽然要求腿部有弹性、主张摆动幅度越大越好,但是重心超过身体外缘,使得腿部外侧的肌肉“发达”了,这样的摆荡要领一定是错的。另外,主力腿的重心在外侧时,还会使摆荡折腰。
吉特巴舞的“摆荡”,头部是被动的轻微移动,没有摆荡起来,这和传统的吉特巴舞中醉汉喝醉酒的身体失控带有摇晃的摆荡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无论做元素还是跳舞步都要体现艺术的美,要具有舞蹈的魅力和欣赏的价值。另外摆荡是合力在肋部挤压的结果,也完全不同于水兵在甲板上为了防止摔倒而找平衡时单纯的臀部和腿部的摆荡。
摆荡元素可以随着吉特巴舞音乐每拍一个动作的两侧往复练习。
摆荡和踢腿的结合动作,就是“摆荡踢腿”。摆荡踢腿需要“弹踢”,这个“弹踢”就是在身体曲伸的形态下,完成大腿带小腿、小腿带足的踢出,同时还要有身体的弹动。而踢出后收回足时,膝部要有一个将足吸回的感觉(近似牛仔舞的动作),速度要快。总之,“弹踢”是牛仔舞的动作表现形式,它是在主力腿完成“弹”的同时,移动腿完成“踢”的环节。“弹踢”属于难度比较大的动作,在身形上也有特殊的要求。6.蹍动“蹍动”是吉特巴舞常见的幽默、欢快的动作之一。蹍动是用脚掌来完成的,它包括男士的双足蹍动、男士的单足蹍动、女士的双足蹍动、女士的单足蹍动和双人共舞时围绕一个共有重心同时做的蹍动等。跳好蹑动,既能展现吉特巴舞的特点,又能恰当地运用力学原理。
男士在双足蹍动时上身略前倾,曲双膝的度数随意,从微曲双膝到接近900都可以,双足间距等于或大于肩宽,虚跟脚掌压地,重心在两足。蹍动的动作是双掌,但力源是压力和反作用力在两肋交集的结果,这个交集的力在两肋之间横向位移,最终向下传递到两脚踝,在脚踝的带动下,两个脚掌做蹍动的动作。男士的单足跟动道理同上,只是重心在单足上,并随着重心的转换完成蹍动,此时于肋部的交集横向位移要大于双足蹍动的位移。无论是单足还是双足,蹑动时的重心足总是提跟和落跟在交替着,所以看到的是跟的往复提和落。
由于男士在蹍动时常是双臂张开,双手擎住女士,伴随着蹍动会使女士跳蹍动或转胯,其舞姿和男士抖腰、女士快速转胯接近。这两个动作看似相同,实有区别,抖腰的力源在腰部,蹍动的力源在肋部;抖腰时男士高度保持,蹍动时男士高度有升降。
男士的蹍动可以一拍一个动作,也可以两拍一个动作,个别时还可以一拍两个动作。可以在音乐的前半部完成,也可以在音乐的后半部完成,不同舞步有不同的要求。建议采用不同速度的吉特巴舞曲练习,因为男士的蹍动是虚跟的,所以只用单一速度的舞曲练习蹍动,脚踝就有该速度的痕迹,一旦改变速度就会无法控制蹍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