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心理学简史 专著 = Brief history of psychology
0.00     定价 ¥ 39.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3790718
  • 作      者:
    颜雅琴,谢晴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不同以往的心理学普及读物。作者以各心理学派系的代表人物为主线,在论述其理论、评价其功绩、展示其实验之余,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避免本书成为一本“干巴巴”的心理学论文集。作者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幽默简洁的文笔,用短短十几万字就清晰构建起了心理学的发展框架,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展开
作者简介

颜雅琴,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教于湖南第师范学院。她治学严谨,兴趣广泛,曾参与编写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多篇,目前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谢晴,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教于湖南警察学院。具有丰富的写作及新媒体运营经验,曾参与编写多部著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古希腊哲学中诞生,心理学如何分出了各种“主义”?从动物到婴儿再到人工智能,心理学都研究了什么对象?揭开心理学神秘的面纱,解读这门不像科学的科学!
    ·不仅关注心理学史上伟大的理论与实验,更展现不同心理学派系大师之间的“爱恨情仇”,原来他们竟然是这样的心理学家!
    ·不堆砌枯燥的专业名词,不铺陈深奥的长篇大论,用幽默的语言传递专业的知识,这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心理学简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有钱有闲的哲学家
    为什么天才偏偏在古希腊集中出现?
      要了解西方哲学,必须从古希腊开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古希腊在整个西方历史上的地位就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诸多天才思想者横空出世,智慧的光芒相互碰撞、交相辉映,一如璀璨繁星,照亮了整片蒙昧的夜空。
    为什么天才偏偏在古希腊集中出现?
    为什么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总结说:“哲学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惊异,二是闲暇。”所谓惊异,其实就是对整个世界存在赤子般的好奇心。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史类比成一个人的成长史,古希腊时期就像两三岁的幼儿,刚刚学会说话,对世界充满好奇。他见到一个气球、一朵花、一片雪都忍不住要问上几句“是什么”“为什么”——等你活到五六十岁,往往对世界满怀司空见惯的倦怠,懒得去思考一片树叶为什么是一片树叶了。
      而“闲暇”就更容易理解了,通俗来讲,就是必须有一批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的人。试想,如果你每天一睁眼就必须着急忙慌地赶去搬砖挣钱养家糊口,怎么有空去思考世界的本原和宇宙的终极呢?而如果你每天都无所事事,行程由吃饭和逛街构成,或许就会在某个闲得发慌的下午茶时光,忽然为人类的未来或者生命的意义忧心忡忡吧。
      古希腊时代,生产力初步发展,有了一批不需要每天追逐猎物也能有饭吃的贵族和富人,也就拥有了探讨抽象的、毫不实用的问题的基础。在中国也是一样,原始社会的人钻研的都是“如何钻木取火”“如何缝制兽皮”等技术课题,小老百姓陈胜、吴广也只能想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般实际的问题;而追着天问个没完,一心探索宇宙结构、日月星辰的屈原,则是楚国大贵族,既惊异,又闲暇。
    古希腊哲学就是在这样一批既有钱又有闲的人中发展起来的。最开始,哲学家们探讨的重点莫过于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具体而言,这个问题还可以被扩展为以下一些分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有没有灵魂?什么是灵魂?灵魂和肉体有什么关系?
      基于这些随便拎出来都足够让无数天才掐上几百数千年的问题,我们粗略地将早期的哲学家们分为以下几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中庸骑墙派。简单来讲,唯物派认为世界(包括人)都是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构成的;唯心派则认为世界最根本的源头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中庸派则往往表示你们说得好像都挺有道理……容我三思。
    这里所说的古老的、原始的唯物主义与许多人想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一样。具体来讲,它其实可以被称为万物有灵论(animism)或者万物有生论(animatism)——这样一来,画风骤然一变,从客观科学的唯物论变成神神叨叨的泛灵论了。
    为什么泛灵论属于唯物主义?
      在当时的古希腊,许多人认为一切事物,包括陆地、海洋、山脉和河流,甚至一块石头也都是有生命的。同时,这一批哲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物质构成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肉体还是灵魂、动物还是植物,本质都是一样。天才们不喜欢人云亦云,总要追求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批同样唯物的哲学家也有各自独特的想法。
      比如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也可以算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级人物——泰勒斯,认为宇宙的基本成分是水,一切事物都由水产生、由水构成,“水是万物的始基”。砖块是水,人是水,小猫小狗都是水构成的。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发现水具有流动性,装在什么器皿里就变成什么形状,于是觉得这玩意可以随便塑形,应该就是万物的本原①吧!
    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身世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类似,本来是个城邦的王子,后来却放弃了王位,甘愿隐居起来当个哲学家,整天琢磨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这位王子哲学家的至理名言,他对着装满水的河流想出了这么经典的论断,却不认同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而是反过来提出——世界是由火构成的。世间万物都是火,其中人类的灵魂就是最纯净的、干燥的火,如果灵魂受了潮,人就会睡着或者失去知觉;如果灵魂全部湿了,火就此熄灭,人就会死亡。按赫拉克利特的说法,梅雨季节的南方人民非得好好保重不可,毕竟灵魂一不小心就容易受潮。
    水本原说的创始人泰勒斯有个学生叫阿那克西曼德,他觉得老师说的不一定对——怎么就说万物都是水、火、土、气构成的呢?火是水构成的吗?或者,水是火构成的吗?怀着这样的疑问,他却也没提出什么靠谱的答案,最后只好含糊其词地说:“我觉得万物都是由某种东西构成的,但我也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儿,不如就取个名字叫‘无定’(apeiron)吧。”他这种“不负责任”的意见倒是与我国大思想家老子不谋而合,老子认为在天地产生之前,已经有一样东西浑然生成,它是世间万物的根本,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阿那克西曼德也有个学生,名叫阿那克西美尼,他继承了师父和师祖的观念,同时又做了点更新。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某种东西构成的,但它不是水也不是无定,而是“气”。这又恰恰与道家的庄子不谋而合,都认为气是形的基础,能生万物。说来有趣,米利都学派与道家远隔万里,隔着一两百年的时光,居然提出了十分近似的哲学理念,也算是智慧到了某种层次后的共通吧。
    再往后,又有哲学家提出土是世界本原,此后没有人想出更富新意的元素,倒是恩培多克勒把他们的观念综合了一下,认为把土、气、火与水这4   种元素互相排列组合,就形成了整个世界。
    好了,讲到这儿,我猜你也从这套理论中看出熟悉感了……这不是又跟我们中国的五行理论异曲同工吗?只是把“金”和“木”换成“气”了而已。可见,东西方哲学的距离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


展开
目录

CHAPTER   01
    漫长的过去
    有钱有闲的哲学家/3
    灵魂到底在哪里?/12
    可灭的灵魂/16
    时势多造了点英雄/20
    CHAPTER 02
    心理学的诞生
    谁说心理学不是科学/29
    捷足先登者/34
    叛徒还是大师?/40
    这样可以记得牢/46
    CHAPTER 03
    一个完美的靶子——构造主义心理学
    纯科学的“霸道总裁”/53
    后铁钦纳时代/62
    CHAPTER 04
    有用即正解 ——机能主义心理学
    进化论与天才高尔顿/69
    先驱/73
    一团散沙的心理学派系/82
    “相爱相杀”的结局/89
    人与狗有何不同? ——行为主义心理学
    “误打误撞”的贡献/93
    婴儿定向培养大法/97
    修正后的行为主义/108
    奇奇怪怪的实验/116
    我看到的就是一本书 ——完形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的兴起/125
    不断探索的“三兄弟”/131
    战争中所诞生的/137
    不只是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心理学
    性,性,性/147
    病人、情人与梦/164
    除了弗洛伊德和荣格,还有谁?/178
    CHAPTER 08
    喜欢研究孩子的一帮人——日内瓦学派
    没有“童年”却要思考孩子的成长问题/191
    不让研究孩子,那就折腾动物吧!/201
    道德是什么?/205
    CHAPTER 09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
    真正的英雄主义所诞生的/213
    不说话也要收费的心理咨询/220
    从死亡边缘悟出的理论/226
    CHAPTER 10
    机器=人?——认知心理学
    神奇的7±2/234
    被杀手盯上的语言学家/239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243
    认知心理学之父/249
    CHAPTER 11
    发现日常生活的真相 ——社会心理学
    自行车、鱼线与世界大战/259
    恶魔是怎样炼成的/262
    死亡实验/266
    这个无聊的游戏真好玩!/269
    不给奖励,就不好好玩耍/272
    那些有趣的社会心理学实验/275
    CHAPTER 12
    今天你幸福了吗?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前世今生”/283
    来自女儿的灵感/286
    “出世”与“入世”/291
    CHAPTER 13
    从达尔文那里发现的理论 ——进化心理学
    吃好睡好身体好/300
    害怕是一件好事/304
    性与爱的进化史/3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