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40个生态和海洋科学实验 专著
0.00     定价 ¥ 4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3978744
  • 作      者:
    (美)帕梅拉·沃克, 伊莱恩·伍德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帕梅拉·沃克(Pamela Walker)和伊莱恩·伍德(Elaine Wood)拥有40多年丰富的科学教育经验,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科学课堂上师生们的需求,出版了多部面向中学师生的科学著作。他们在其家乡佐治亚州,积极投身当地的课程设计和改进工作。2007年,沃克被评为该州的“年度最佳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丛书包括: 法医科学、化学、自然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遗传科学、生态科学、海洋科学、太空与天文学、计算机科学、天气与气候等。每册书中有20项实验,各类实验配有插图和图解,便于抓住学生注意力,直观地传递信息。所有实验都会综合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各方面技能,诸如观察、测量、归类、分析以及预测等。通俗易懂,可作为教师的参考书,是创新型课堂探究活动的资源。

展开
精彩书摘
  实验1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题 目
  生态系统中的温度会随植被情况而有所不同。
  简 介
  太阳几乎是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来源。当阳光照射到地球时,可能会被吸收、散射或被反射。反射辐射以热的形式存在。尽管同样多的太阳能量照射在某一地区的所有生态系统,但是反射辐射量却根据土壤、水和植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相邻生态系统的温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由于反射辐射而产生的热能是生态系统中几个基本的非生物因素之一,一个环境里的所有非生物因素都对生物产生影响。同样,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也会影响非生物因素。在这个实验里,你要提出一个关于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对这一地区的温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的假设,然后设计一项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实验时间:65分钟
  实验材料
  ● 尺
  ● 温度计
  ● 桶
  ● 土壤
  ● 照明灯
  ● 至少3处植被量不同的户外地点
  ● 实验记录本
  安全提示
  请仔细阅读并遵守本书“实验前必读”中的“安全准则”。
  实验步骤
  1.回答分析中的问题1—3。
  2.你的任务是提出一个关于生态系统里的植被是如何影响气温的假设。植被指的是植物,包括草、灌木丛和树木。
  3.把你的假设写在数据表上。
  4.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你可以使用教师提供的任何材料,但可能不必全部都用。在实验开始前,明确你要做什么。记住:实验应当只包括1个变量———植被的量。控制其他所有因素。例如,要测量每个地方的气温,应当在1天中的同一时间和同样的地面高度进行测量。
  5.写出你打算进行的步骤(你的实验步骤)以及准备使用的材料。把操作步骤和材料清单拿给教师看。如果获得教师的认可,继续实验。如果没有,修改你的计划并重新拿给教师看。
  6.一旦你获得教师的认可,把所需的材料收集在一起,开始进行操作。
  7.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你自己设计的数据表里。
  8.回答分析中剩下的问题。
  分 析
  1.为什么靠近地面的空气比较暖和?
  2.你认为哪种地面反射的热能最多:光滑、没有植被的地面还是被植物覆盖的地面?请解释原因。
  3.温度只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之一,还有哪些其他非生物因素?
  4.描述一下实验中涉及的生态系统。
  5.根据收集的数据,你认为植物是如何影响一个生态系统的温度的?
  6.当人们进入生态系统,他们常常会改变植物的类型和数量。你认为除掉植被建造房屋对生态系统的温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中将会发生什么?
  在这个实验里,你设计了实验程序来弄清楚植被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温度的。为了成功开展实验,首先,你要提出一个可验证的假设。当开始实验时,你还必须要控制各种变量。本项实验中唯一要验证的变量是植被对温度的影响。你必须要控制其他的变量,例如:1天中的测量时间、温度计在每个生态系统里的位置以及风力状况。
  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光秃秃的地面要比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向大气中反射更多的热。当土壤被植物覆盖,其中的一些太阳能会被植物吸收,用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减少反射的能量。如果土壤上覆盖着小型灌木丛,甚至更多的太阳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反射的太阳能量也就进一步减少。森林要比灌木丛吸收更多的热(图1)。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土地利用方面的改变似乎正在以两种方式影响着地表的温度:通过地面反射以及通过空气和地表之间的热量交换。地表反射率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增加反射率的做法也会降低地表温度。例如,在中纬度,也就是地球的温带地区,森林被农田或者草场所取代,导致了地表反射率的增加。结果,反射到大气中的太阳能增加,地表温度下降。
  另一方面,植物会增加空气中的水分。植物通过根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些水分通过茎到达叶子,又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从叫作“叶孔”的微小孔洞释放到空气中(图2)。这两种影响气候的过程所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季节。从秋季到春季,反射率对气候的影响最大。在夏季,当植物茂盛之时,蒸腾作用在影响气候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吗?
  参见附录中“我们的发现”。
  ……
展开
目录
目录
实验前必读………………………………………………………………………… 1
生 态 篇
简介………………………………………………………………………………… 3
实验1 族群的大小和年龄分布……………………………………………… 7
实验2 物种的多样性………………………………………………………… 14
实验3 植被监测……………………………………………………………… 19
实验4 叶面积影响初级生产力……………………………………………… 26
实验5 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 31
实验6 食物网………………………………………………………………… 37
实验7 生物群落学习中心…………………………………………………… 42
实验8 表面积影响体温……………………………………………………… 49
实验9 捕食者与猎物的数量………………………………………………… 55
实验10 生态演替有哪些阶段? ……………………………………………… 60
实验11 观察不同生物群落中植物的生长…………………………………… 66
实验1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73
实验13 分解者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78
实验14 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84
实验15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90
实验16 牛奶中的群落演替…………………………………………………… 95
实验17 种子对昼长的适应性……………………………………………… 100
实验18 拟态的有效性……………………………………………………… 105
实验19 找到底栖生物群落………………………………………………… 110
实验20 水对生物群落温度的影响………………………………………… 115
附录
实验环境的设置…………………………………………………………… 121
我们的发现………………………………………………………………… 122
海 洋 篇
 ● 
简介……………………………………………………………………………… 137
实验1 海洋鱼类分类法…………………………………………………… 139
实验2 鱼类的生存空间…………………………………………………… 145
实验3 海洋浮游生物……………………………………………………… 150
实验4 盐沼生物群落……………………………………………………… 155
实验5 幼鱼栖息地的选择………………………………………………… 161
实验6 漂浮秘诀…………………………………………………………… 166
实验7 大洋输送带………………………………………………………… 171
实验8 测量盐度…………………………………………………………… 176
实验9 海底等深线图……………………………………………………… 181
实验10 海洋沉积物………………………………………………………… 186
实验11 解读海洋沉积物…………………………………………………… 191
实验12 捕鱼时的副产品…………………………………………………… 196
实验13 虎鲸与生物积累…………………………………………………… 201
实验14 海域划分…………………………………………………………… 207
实验15 棘皮动物的适应性………………………………………………… 213
实验16 海胆的受精过程…………………………………………………… 218
实验17 会发光的藻类……………………………………………………… 224__
实验18 鱼类的适应性……………………………………………………… 228
实验19 海洋食草动物的食谱……………………………………………… 233
实验20 除草剂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239
附录
实验环境的设置…………………………………………………………… 245
我们的发现………………………………………………………………… 24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