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广解孟子 专著
0.00     定价 ¥ 76.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108066640
  • 作      者:
    王缁尘讲述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广解孟子》为“国学经典释读丛书”之一种。此书作者为王缁尘,所据转换排印的版本为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广解孟子读本》。可以说,这是现今学习国学经典著作较为适当和适于阅读的读本。本次出版将其由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以更为适合现实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缁尘(?-1941),绍兴人。其介绍资料难觅。近来有考证认为,1 9 1 1年冬煮尘离开家乡绍兴赴上海, 参加江亢虎领导的中国社会党,创办并主编该党绍兴支部的机关刊《新世界》半月刊。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在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介绍马克思学说较为突出并做出可贵贡献的中国知识分子。王缁尘长期在上海从事新闻活动,曾用名“煮尘”“子尘”等,并在上海开明书店当过编辑。著有《广解四书读本》《国语讲话》等在当时很受推崇的读本。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释读国学的出版较为盛行,其中Z具代表意义的是蒋伯潜的《语译广解四书读本》和王缁尘的《广解四书读本》。并且都被认为是当时国学出版盛典。前者近年已有出版社影印出版,后者尽管在通俗化方面更胜一筹,却无人触及。本书出自王缁尘的《广解四书读本》中的《孟子读本》部分,书中对《孟子》的古文进行了逐段逐句的白话译说,对相关词句及典故做了通俗的注释。


展开
精彩书评

 

“国学经典释读”丛书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学通俗的释读书籍,整理为简体横排进行出版,为当今读者的学习国学经典提供了很好的阅读范本,是一件大有助益的好事。

还应该提及的是,出版此套书不仅是为方便读者理解经典,还在于让读者通过这样的阅读,了解当时人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意义的认同史。

——著名学者 李学勤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学经典释读:广解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胜,音升。数,此处读促。罟,音古。洿,音乌。憾,音翰。王,此处应读如旺。
  梁惠王感叹自己能体恤百姓,邻国之民既不减少,自己国内之民并不加多。孟子以为移民移粟,不过寻常的善政,和邻国比较,正如五十步的嘲笑百步,前段已经说明。此段即根据上文,再告王要使百姓加多,须先施以种种的善政,例如百姓辛苦种田,本想收谷来供食用的,无奈那时候的诸侯,专讲打仗,把百姓拉去当兵,兴工程时,又把百姓拉充工役,弄得百姓连种田的时间都没有了,田既种不成,谷便没的吃了。”不违农时“,就是百姓在种田的时候,不要去拉他当兵或做工,如此,五谷就吃不胜吃。故日:“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者,数,密也,罟,网也,洿池,是地面低陷的深池,不用密网,到深池里去捕鱼,使小鱼都能长大。故日:“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者,山里的草木,要在适当的时节去砍伐,假使在春天,正是草木生长的时候,切不可入山砍伐,秋冬时,草木已黄落,或已枯槁,然后拣取不会再长的树木,用斧砍下,如此便保存了将来尚须生长的许多树木,故日:“材木不可胜用也。”全国的百姓,能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那时候食物器具,再不会缺少,无论生存的、死亡的,都没有什么怨恨(憾)了。故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天下的道理,是在得到民心,使百姓食用充足,绝无怨恨,实是推行王道的初步办法。故日:“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衣,应读去声。帛,音伯。豚,音屯。彘,音治。畜,此处应读如蓄。庠,音详。颁,音班。
  上段是说推行王道所不可做的事体,此段是说应该做的事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者,譬如百姓有五亩地,造一所房屋,屋外墙边,教他们都种桑树,养蚕缫丝,使人到了五十岁的年纪,都可以穿绸(帛)衣。故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豚,是猪。彘,是小猪。鸡豚狗彘,是统言农家所豢养的牲畜等类。畜,养也。养鸡养猪,也都有一定的时候,故日:“无失其时。”人到七十岁,非肉不能滋补,家中既常养着鸡豚狗彘,肉类就不会短缺。故日:“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是古时每一农家,常规定种田百亩。“勿夺其时”,就是上段所说不违农时。如此,凡有数个人口的人家,就不至于饥饿了。百姓有的吃,有的穿了,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就是现在的学校,把乡村里的小学,很谨慎地举办,对于百姓,再反复地说明(申)做子要孝,做弟要悌的道理。颁白,就是头发半白的老人。“负戴于道路”,是说把重大的东西,用肩挑着或用头顶着,在道路上行来。这是说举办了学校,教百姓都晓得孝悌,遇着重大的东西,要掮挑的,或头顶的,做子弟的,都能替父兄去做。故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到了这时候,七十的老人,能够衣帛食肉,少壮的黎民,也不忧饥寒,就是教化大行,王道成功。故曰:“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只要这样去做,王天下的道理,再也不会达不到。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展开
目录

《广解孟子》编述大意
第一篇 梁惠王
第二篇 公孙丑
第三篇 滕文公
第四篇 离娄
第五篇 万章
第六篇 告子
第七篇 尽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