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画*高峰、“京都天才少女”上村松园,不为人知的创作背后的故事。
☆展现*坚韧的女性魄力,引发女性共鸣,共振现象级畅销书《82年的金智英》。
☆一场时空交错的日本画坛美术展:
*全面·收录上村松园重点美人画作品 *丰富·甄选影响上村松园一生的画家代表作。
☆止庵 苏枕书 宁远 茉莉 莲羊 纯狐公子 《知日》 《朝日新闻》 推荐。
蔡澜*欣赏的女性名取裕子,即电影《序之舞》上村松园扮演者。
微博热门话题“上村松园美人画·同人创作”60万+阅读,114个讨论贴;
☆随书附赠2021年和风美人月历,6张双月月历,6幅甄选松园经典美人画。每一天!和美人在一起。
☆精致小32开,装帧高档,便于携带。
没有一点点卑俗的东西,只有带着清澄感的珠玉一般芳香的绘画,是我愿望中的事物。”终其一生,上村松园将宝贵的天赋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注入到美人画中,创作出让人如临其境的雅致、展现出渗透至灵魂的柔软的女性魄力,干净的气息、秀美的余味。
她的艺术观和生活感悟,亦蔓延在这方寸画卷之间。《美人的事》收录34篇散文,讲述的便是美人画创作背后的故事,只言片语显露着不为人知的细微幽深之心。譬如,每日燃烧着的对画的热忱之心、不为任何事物所侵犯的坚韧内心、毫无卑俗的清澈追求。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正如她笔下所描绘的那些女性形象——内向温柔的深雪、好胜如男的淀君,上村松园亦一个怀着纯粹的愿望,在世间艰难行走的女性。于熊熊燃烧的烈焰中,努力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轻女惜别
在忠臣义士物语中登场的女性中,大概没有像阿轻那样美丽却又命运哀婉的女子了吧。
阿轻出生在京都二条寺町附近的二文字屋次郎左卫门家中,自小养在深闺,举止文雅娴静,散发着京都少女的体贴温柔。对于这样的阿轻,我是充满了无限的好感。
那时候大石内藏助隐居在山科,想要避开吉良派的监视。但是他知道,仅仅隐居是没办法完全让监视放松警惕,于是在元禄十五年春天,内藏助开始沉湎于酒色,日日在祗园过着放纵的生活。结果,连以贞淑闻名的妻子也离他而去,回到了丰冈的石束娘家。
内藏助沉迷游乐的样子,人尽皆知。就连内藏助的同伴们,也不理解他这样做的深意,于是商量道:“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给他添个侧室,如此就不会乱来了吧。”
同伴们这样说着,于是就拜托拾翠庵的海首座,让他代为说媒,让二条寺町的二文字屋次郎左卫门家的女儿阿轻到内藏助的身边去。
即便在美女如云的京都,阿轻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人。
不用说,内藏助自然是非常高兴。
“原来把妻子和孩子遣返回丰冈,就是为了迎接那个女人啊”——对内藏助的流言和议论盛嚣尘上,因此,吉良方面的监视也渐渐放松了。实际上,这正是在内藏助的计划之中。
内藏助很疼爱阿轻。
但是,秋天很快就到了。内藏助终于决心要去东边,让阿轻回到了娘家。
即便是对*爱的阿轻,内藏助也丝毫没有透露自己的志向。但阿轻却已经体察到了内藏助内心深处的想法。
终于到了元禄十五年十月十六日,第二天内藏助就要启程。他先参拜了紫野的瑞光院,在主公的墓前叩首,发誓此去为主公报仇。然后又拜访了拾翠庵的海首座,谈天说地,到了傍晚,来到二文字屋。
哀伤的阿轻曾以为再也见不到内藏助,今日相见,该是多么地高兴啊。可相聚终究是刹那之间,到了第二天早上,内藏助说:“我要去迎接冈山国的家老池田玄蕃大人,因此今天启程去冈山。”听了这样的谎言,阿轻和二文字屋的老爷都很失望。
二文字屋老爷为内藏助准备了纪念品和丰盛的酒肴,离愁别绪之下,即便是内藏助,内心也充满了武士的感怀吧。
阿轻虽然为了离别而黯然神伤,却依旧举起酒壶,为内藏助劝进离别之酒。
内藏助一边饮酒,内心不知作何感想,说道:
“阿轻,我们要分别一段时日,可否再听你弹奏一曲……”
内藏助想再听一次阿轻弹奏的曲子。阿轻心里也许会想,现在让这么悲伤的我弹什么琴呀,但她还是允诺道:“若是大人希望在离别前听一曲,妾身自然不会拒绝,那么就请让我献丑了。”于是阿轻取出珍爱的琴,纤纤玉手拨动十三弦,琴声清越如同风过松林。
那么,该弹什么呢?阿轻思虑了一会,决定为内藏助的秘密壮行祝祷,一边吟唱,一边将万千爱意和思绪寄托在琴声上:
“七尺屏风不可舞跃,绫罗衣袂摇曳不绝……”
阿轻的歌声,在内藏助心里有着怎样的激荡?内藏助的脸上微微漾起了笑容:
“阿轻,再见……”
如此,内藏助告别了二文字屋,第二天一大早就向着东方远去了。
有人说,“七尺屏风不可舞跃”一句,是由内藏助所说的“吉良家的屏风高几尺”而来。
抱着哀伤的心情,却弹唱着“七尺屏风不可舞跃”的阿轻,其心性是多么幽深微茫。
听着离别的琴声,将死亡早早准备妥当,微微颔首、莞尔一笑的内藏助,他的勇敢是不事声张的勇敢,其态度是多么英勇雄伟。
推荐者的话
译者序
第一章 美人的事
轻女惜别
雪月花
内向温柔的深雪和好胜如男的淀君
画道和女性
砧
税所敦子孝养图
*初展出的作品——《四季美人图》
关于画作《汐汲》
创作《草纸洗》
花筐和岩仓村
如芙蓉花般美丽的杨贵妃
萤
美人的事
第二章 逝去之美
浮世绘画家的手绘——透霞赏花,更具风情
京都舞伎
我喜欢应举,和那个时代
宽政时代的少女纳凉风俗
执笔为画五十年
第三章 我愿望中的事物
女人的脸
苦乐 答某人问——关于作画时画家的心境
关于作画
临摹画册
双语
帝展的美人画
彩虹与感兴
日本画和线条
霭之彼方——对现代风俗描写的期望
第四章 我,只有画
健康和工作
楠公夫人
谣曲和画题
我,只有画
大田垣莲月尼
我的生平
跋 金刚严:能面和松园先生的画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可以说松园一生都在通过绘画追求理想的美,在栖霞轩中笔耕不辍,致力于艺术三昧、绘画三昧。这使得她能够经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年代,即使在战后仍能在画坛处于不容动摇的稳固地位。——星井博子
上村松园将宝贵的天赋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注入到美人画中,她在江户时代、明治时代以及现代,甚至在谣曲的世界中寻找着内心理想的妇人形象,并赋予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她的功绩是古今罕见的,可称为现代绘画的至宝。她通过非凡的艺术在日本文化上留下的功绩是非常伟大的。——《日本文化勋章报告书》
美人画是日本画的一大宗,然而你画我画,虽然不能讲“千篇一律”,但总嫌有点模式化,往往姿态足具,神态稍欠,尤其是某一具体情景中,那种能够深刻揭示人物特殊的心境和处境的神态,不大容易见到。而这恰恰是上村松园的美人画高同辈人一头地的地方。要想了解和理解上村松园,除了看她的画,还可了解女画家起伏跌宕的经历,她一生充满戏剧性,遇到那么多磨难,但都能战而胜之,在日本画坛有“**古人,后无来者”的美誉。我们看她画的美人形象,每每还有一种特别难得的凛然高雅的气质,盖非偶然。——止庵(作家)
很多年前,遇到松园的《雪月花》,印象极深,因此喜欢上她。后来到京都,在图录、美术馆、古董店遇到她更多画儿,也读了她的作品,略知她的人生。她是一位典雅的京都之女,一位沉默坚韧的单身母亲,一位在求艺道路上付出无限艰辛的女性画家。—— 苏枕书(作家)
她被视为天才,却一生不失努力、隐忍与精进;她历经命运跌宕、家境变迁,却始终保持美、雅及坚韧的姿态。她终生践行“画笔报负”,以艺术济度他人;是母亲,也是女画家。为此,用尽力气,活出了气象。看她的画,读她的人生,活着的人会得到宽慰。 ——蒋婵琴
上村松园将古旧之美,古旧之生命,古旧女人之精神,都在画笔中一一呈现,她只画女人,她清晰地描画她们的眉、唇、眼、脸、衣饰,更重要的是她皆画出这些女人的内心之神,孤绝、自立、带着一些骄傲,不屈于世事的艰难,始终有所向往。 ——五瓣花
其画其字其人,虽然来自远方,但在内心却抚起了波澜。那些与母亲的故事,艺术旅途上的摸索,生活中往往被忽略的片刻,如同一位好友隔空叮咚传来的信息,掀起记忆的暗潮。不同时代,不同家乡,然而女性独有的心思却是相同的,愿我们都在这微妙气息里触摸生活之美。 ——茉莉
你*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塔莎·杜朵(美国绘本作家、著名插画家 、凯迪克大奖和女王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上村松园是幸运的,有着这样一位母亲。母亲是她*柔软却也*坚强的依靠,凭单薄的女子之躯,为父亦为母,以卖茶为业,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用辛苦与坚韧换得体面与尊严。她用自己的一生,给松园上了一堂简单、自然又丰硕的人生之课。那些永不枯竭的爱与支持,已经牢牢生长在松园的身体里,成为她永远的火焰与光明。你看,对世上的每个孩子来说,母亲,都是这样重要的人啊。——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