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塘之夜》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左拉为首的梅塘“小集团”的成立,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正式诞生,而《梅塘之夜》的出版,则被看作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或者说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诞生的标志。六位文豪,六个故事,婉转动人,流传至今。
19世纪70年代末期,一群拥戴自然主义的作家聚集在左拉周围,结成了所谓的“梅塘集团”。这些作家是阿莱克西、于斯曼、莫泊桑、塞阿尔和埃尼克。他们都是文学青年,气质相近,情趣相投,既有共同的爱国之心,又有相近的哲学倾向。一天,这群人来到左拉在梅塘刚刚买下的房子,在夜晚的闲谈中聊到了文学创作,左拉提议不妨各人写一篇关于普法战争的小说,于是就诞生了这部《梅塘之夜》。它包括六部中篇小说:左拉《磨坊之战》、莫泊桑《羊脂球》、于斯曼《背包在肩》、塞阿尔《放血》、埃尼克《大七之战》和阿莱克西《战役之后》。
磨坊之战
左拉/文
夏日的一个美好夜晚,梅尔利埃老爹的磨坊热闹非凡,充满节庆气氛。院子里摆开了三张餐桌,从一端接到另一端,等待着宾客的来临。当地人都知道,这一天,梅尔利埃老爹的女儿弗朗索娃丝要跟多米尼克订婚,听说那小伙子是个游手好闲的货,但方圆几十里的女人们都对他青睐有加,因为他长得俊俏,有模有样。
梅尔利埃老爹的这个磨坊真的是个欢乐之地。它正好位于罗克勒兹村的中央,就在大路拐了一个弯的地方。村子只有一条街,两排破房子,道路两边各有一排;但是,在拐弯的地方,有延伸开来的宽阔牧场,有一些大树,沿着莫莱尔河的水流一字儿排开,用一大片美妙的浓荫覆盖住深深的河谷。在整个洛林地区,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地方有更美的自然风光了。向左右望去,是一片片茂密的森林,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随着缓坡向山上渐渐蔓延,以一片绿色植物的海洋充满了整个地平线;而往南望去,铺展开一整片平原,全是丰饶肥沃的土壤,一块块农田,有绿篱相隔,一眼都望不到边。但是,尤其构成罗克勒兹村的魅力的,是七八月份最炎热季节中这个绿色洞穴的清爽阴凉。莫莱尔河从加尼森林一路流下,看来,它是从一路流淌了几十里的浓密叶丛下赢取了凉意;它带来了喃喃的细声,还有森林那冰凉的浓荫。而它还不是唯一的清凉地:各种各样的水流都在树林底下吟唱;每走一步,都能看到汩汩喷涌的泉水;当人们走上小径时,就能感到如有地下之湖从泡沫底下钻出,从细微的裂缝中渗出,在树木脚下,岩石之间,倾注成晶莹剔透的泉水。这些溪流的潺潺声那么响,那么众多,完全覆盖住了灰雀儿的歌声。人们还以为身处于某个神奇的林园,面临从四面八方飞落而下的瀑布。
那下边,牧场被浸得湿漉漉的。高大的栗子树投下黝黑的阴影。在牧场边缘,杨柳的长长垂帘一字儿排开,发出簌簌的响声。两条大道,由巨大的梧桐树夹道而成,它们一路向上,穿越田野,直通如今已成废墟的加尼古堡。在这片长年得到充分灌溉的土地上,青草疯了似的猛长。这就如两坡山林之间的一个花坛,但那是个天然的花坛,牧场构成它的草坪,巨大的树木则描绘出它庞大的花篮。中午时分,当太阳垂直照耀下来,阴影会微微发蓝,被晒得滚烫的青草在炎热中沉睡,而一阵冷冰冰的战栗则会从树叶下面掠过。
正是在这里,梅尔利埃老爹的磨坊以它的咯哒咯哒声为一方疯长的绿地带来欢乐。磨坊用石膏灰泥和木条造成,似乎跟世界一般古老。它有一半浸在莫莱尔河的水中,河流则在这里扩大成一个圆圆的清澈的池塘。池边修筑有一道水闸,水流从几米高的空中溅落到磨坊的转轮上,轮子吱咛吱咛地转动,活像一个到老了还留在家中干活的忠诚女仆因哮喘而咳嗽不止。每当有人建议梅尔利埃老爹把它给换掉,他都会摇摇头说,一个年轻的新轮子只会更懒惰,而不会那么好地劳作;他会拿手边的任何东西来修补一下那个老轮子,什么木桶板啦,废铜锈铁啦,白铁皮啦,铅条啦。轮子会转得更欢,带着它那已经变得颇有些奇特的身影,浑身沾满了青草和绿苔。当水流以其银白色的浪花拍打它时,它就如浑身缀满了珍珠,人们看到它奇特的骨架转动在一串串耀眼夺目的螺钿项链底下。
如此浸泡在莫莱尔河水中的那一部分磨坊,活像一艘蛮荒时代的大船,搁浅在了那里。而磨坊小屋的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建造在木桩子上。水在地板底下流动,水底有一些洞,当地人都很熟悉,会来这里捕摸鳗鱼以及个头很大的虾。而在水挂的底下,池塘的水面碧透如镜,当转轮不动,没有泡沫来搅乱水面时,人们会发现一群群大胖鱼儿悠闲地游动,恰如一支支舰队在巡洋。在一根缆桩边上,有一截半毁的梯子下到了河水中,桩子上拴定了一艘小船。一条木板的廊道从转轮上方经过。一些窗户洞开,窗口开得很不规则。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大杂烩建筑,几处犄角旮旯,几道小小的护墙,一些后来添加的建筑物,几根房梁,一个顶棚,它们给了这磨坊一副解体了的古代小城堡的模样。但是,藤蔓生长得蓬蓬勃勃,各种各样的攀缘植物把过大的裂缝都堵死了,为这古旧的屋子披挂了一件绿色的外套。路过的小姐们会把梅尔利埃老爹的磨坊画到她们的画册上。
靠公路的那一侧,房屋更为坚固些。一道石头的大门开向大院子,而院子的左边和右边则分别连接有货棚和马厩。一口水井旁,长着一棵巨大的榆树,浓荫遮蔽了半个院子。院子尽头,房屋的二层楼上并排开有四扇窗户,再上面则是一个鸽棚。梅尔利埃老爹家唯一一个卖弄情调的地方,就是每隔十年要对这面墙来一通粉刷。现在,它才刚刚刷白过,每天中午时分,当太阳把它照亮时,它会把整个村子都映衬得白亮白亮的。
二十年来,梅尔利埃老爹一直就是罗克勒兹村的村长。大伙儿很看重他,认为他有本事挣下一份好大的家业。人们算了算,觉得他的财产值八万法郎,那都是一个苏一个苏地积攒下来的。他当年迎娶玛德莱娜 · 季亚尔时,玛德莱娜带来了磨坊作为嫁妆,而他却是赤手空拳。不过,玛德莱娜一点儿都没有后悔她的选择,因为他真的极其擅长操持家业。到如今,妻子已经去世,他成了鳏夫,一个人带着女儿弗朗索娃丝过日子。无疑,他完全可以休息不干了,让磨坊的水轮在绿苔中沉睡不起;但那样一来,他就会很烦闷,家里就会死气沉沉。他始终没有停止干活,为的是找一些乐趣。梅尔利埃老爹是一个高个子老头,长长的脸,整日里沉默寡言,从来不苟言笑,但内心里却总是乐呵呵的。村里人选他当村长,因为他有钱,但同时也是因为他主持婚礼时总能显出一副漂亮的模样。
梅塘和《梅塘之夜》(代中译本序)
《梅塘之夜》这本书是怎么写成的
磨坊之战
羊脂球
背包在肩
放血
大七之战
战役之后
附录
与左拉一起在梅塘
莱昂·埃尼克的序言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梅塘之夜》已经出了八版?《三故事》才出了四版。我要嫉妒了。
——福楼拜
《梅塘之夜》尖锐地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野蛮与危害,是法国现代文学中反战文学的先驱。
——柳鸣九
喜欢那六篇经典的小说,更爱梅塘聚会中文人流露的情谊与和谐的氛围。
——豆瓣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