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所列目次:初战、二战、三战,对王阳明来说是可以这么分的。他同义军的战斗每次时间都不很长,几次战斗也清清楚楚。曾国藩就不同了,他仅同太平军的战斗,长达十年之久,大小战斗百次以上,打下来的城镇也百余座,曾国藩在其九弟国荃四十一岁生日时写了十几首诗回忆与太平军的争战,有“十载艰难下百城”句。因此,要把他的作战分出数字来就困难了。
为了在军事上同王阳明比较,也勉为分序,只能当作举例比较,在此说明。
我们把咸丰四年四月的湘漳之战结束,到咸丰七年曾父麟书病死,曾国藩回籍为一段落。其中大的战争有湘军攻克武昌、田家镇大战、九江和湖口大战。石达开西征大败曾国藩,扭转战局;天京内讧,失去大好形势等。从这些战争过程,看曾国藩与三百年前的王阳明的异同来。因战况纷纭,只能重点叙述。
湘潭大战后,太平军曾天养部与林绍璋溃兵会合,转回岳州,堵击湘军北上西进,挽回暂时的败局。湘军几度攻击曾天养防守的城陵矶皆遭失败,成丰四年七月十六日一战,湘军水师四个总兵被曾天养打死,战船损失数十只。七月十八日,湘军塔齐布进攻城陵矶,与曾天养马上恶战,曾天养被打死,西征军“茹斋六日”,洪秀全在天京致祭,追封为烈王。
曾天养败殁,林绍璋等失去斗志,皆弃城败走武昌。曾国藩则指挥水陆大军,北上西进,水军不披甲胄,一路直达武昌城南十里下泊。陆军从夺取的岳州出发,也顺利达到洪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