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撑起了滨海新区的脊梁。凭借着开发区人的智慧,借贷开发、滚动开发、融资划片开发,这几种开发模式辟出天津独有的发展模式,打出了自己的一片蔚蓝天空。
1984年至1989年的起步阶段,天津开发区依靠国家3.7亿人民币贷款,初步完成了3平方公里的起步工业区和1.2平方公里生活区的“七通一平”。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天津东部临海地区,新区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等,规划面积350平方公里。
1989年至1991年的发展阶段,随着第一阶段项目的开工投产和新项目的不断进入,开发区有了自己的土地费用和财政收入。
到1992年,开发区靠自身的资本积累已具备了每年开发一平方公里的开发能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形成了“滚动开发模式”。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行讲话,掀起中国对外开放又一次高潮。此时的开发区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数量大幅增加,规模大幅提高。
当时,包括塘沽、汉沽、大港3个市辖区和津南的部分区域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园区、天津港在内的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几年的开发已有较大发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