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活超出了曲折的想象。本来,他们是准备到“没有吃,没有喝”,生活艰苦的地方去。但是到了这里,一股新鲜的、淳朴的草原风情向他们扑面而来。热情的牧民从几十里外骑马来看望他们,送来了奶豆腐、炒米,为他们烧奶茶……蒙古包里挤满了牧民,为他们召开了别开生面的欢迎会。
知青刚到草原后不久,都被分配到牧民家里住,在年轻的牧民桑布的强烈要求下,曲折住到了他的家里。
第一天到桑布家,桑布怕曲折寂寞,就把他的妹妹也叫过来,加上桑布的妻子吉米色,他们唱啊笑啊。但曲折后来回忆时说:“我不懂蒙文,桑布一家不懂汉文,大家说了什么其实都不知道。”
在桑布家住了3个月后,曲折就与另一名知青搬到了一位老人家里住。这位老人孤身一人生活,他们和老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了,关系就如同父子一样亲热。
到了草原后,不久,曲折就决定办一份《草原新牧民》刊物。曲折认为“新牧民”与“老牧民”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但是只办了几期,他觉得这份汉文刊物对只会蒙文的牧民来说影响不大,就停刊了。
为了把知青们联系在一起,曲折义找了一个硬皮的日记本,做厂一份“知青日记”。10个知青每人写一天,10天一个循环在知青里传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