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生长于五代乱世,深知武将专权的祸害,这可能是促成他“扬文抑武”政策的根源。他除了广泛任用文人为官以取代武将外,还立下了包括“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在内的誓碑。对历史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他对于科举制的改革。他禁止了唐五代以来盛行的“公荐”“公卷”等考前推荐制度,使试卷成了评定录取的唯一标准,大大增加了考试的公正性,使没有任何背景的穷人也有机会中试。他还确立复试、殿试制度,同样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宋代文化发达,文人地位较高,与赵匡胤的首倡不无关系。
赵匡胤的伟大之处除了结束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大体上统一了汉族地区之外,还在于他生长于残酷血腥的五代乱世,却开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营造了个有利于文人文化蓬勃发展的氛围。但他使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致使地方力量衰弱,不足以拱卫中央;他的军事改革使得军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大大降低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以致后来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他建立的使各级各部门互相牵制的官制,也降低了官员的办事效率,导致了冗官冗政的大量出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