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各种事物与现象的观察,把宇宙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建立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论,这种唯物论与辩证论的哲学思想体系称为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和发展,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的运动而引起的。它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与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阴阳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是我国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分为阴阳基本概念、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联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应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的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由此而知,阴阳学说是把世界本身看成是阴阳二气对应统一的结果,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与黑夜,晴天与阴天,炎热与寒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