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康复指南》:
怎样喝茶更健康
不少人将茶奉为养生之水,宋代诗人欧阳修《茶歌》赞颂茶的养生疗效:“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现代研究也发现,茶对健康有利,茶多酚能够延缓衰老。然而,喝茶有许多的讲究,如选择茶叶就非常重要。种类不同的茶功效不同,如果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茶叶,就可能对自身健康有害。因此,要掌握健康的喝茶方法。
一、喝茶分四季
中医认为,不同的茶,功效是不完全相同的。就绿茶来说,其性味甘、苦,微寒,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适合内热体质的人群,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红茶和黑茶,性味甘、温,有散寒、温阳、暖胃的功效,适合虚寒体质的人群,红茶如武夷山的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等,黑茶有云南普洱、四川边茶、广西六堡茶等;青茶、白茶和黄茶,性味甘、平,有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适合平性体质的人群。
喝茶也是讲季节性的。一般来说,春季宜饮花茶;夏季宜饮绿茶;秋季宜饮青茶、白茶、黄茶;冬季宜饮红茶、黑茶。
二、喝茶不宜多
饮茶的量也有讲究。有饮茶嗜好的老年人,也不要一次过多饮茶,一般每次以不超过30毫升为宜;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饮茶切忌过量过浓,因为摄入较多的咖啡因等,可出现失眠、耳鸣眼花、心律不齐、大量排尿等症状。如老人原有心脏病等,过量饮茶,严重时可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原有心衰加重。因此,有心脏病的老人,饮茶宜温宜清淡;晚上不饮茶,晚饭后以喝开水为好。
老百姓有种说法:饭前喝茶助消化。但是,这个观点是不太正确的。空腹饮茶会对胃肠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另外,空腹喝茶,茶水会冲淡、稀释胃内消化液,影响消化。空腹饮茶还有另一个问题,茶里含有的咖啡因等提神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也容易导致醉茶的现象。餐前喝一点茶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大杯大杯地喝,就不太合适了。
三、隔夜茶不致癌
有种说法是隔夜茶会致癌,这实在是危言耸听,央视《是真的吗》节目,曾还隔夜茶清白,证明“同样的一杯白开水和一杯茶水放置一个晚上,茶水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白开水还要少”。因为茶叶里有一种含量比较大的成分叫茶多酚,还有一些维生素类的物质,它们起到了阻碍亚硝酸盐形成的作用,因此,茶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但是,仍然不建议大家喝隔夜茶,因为隔夜茶有被一些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喝茶要饮它香气,因为香气能够愉悦我们的感觉器官,像乌龙茶、绿茶,香气就是它们的灵魂,时间过长香气就没有了。没有茶香气,我们就变成只是单纯地喝水,也就失去了品茶意义。
四、茶叶不宜久泡
隔夜茶不仅仅指经过一夜的茶水,也指存放时间过久的茶。在夏天早晨泡的茶到了下午最好也不要喝了。隔夜茶最主要的变化是,茶多酚进一步氧化,茶水颜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去绿色,变成棕褐色。
有些人喜欢泡一壶茶喝一整天,这样不好。不仅因为茶叶中容易滋生细菌,还因为茶叶冲泡是有一定次数的。茶叶中含有具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以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因,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从营养吸收上讲,袋泡茶最好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别超过3次。一般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