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福星 : 李双星扶贫纪实
0.00     定价 ¥ 2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1136150
  • 作      者:
    刘锋,张梅英,霍书平著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长篇纪实文学》是国内第1部全面反映扶贫干部李双星先进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长篇纪实文学》三位作者刘锋、张梅英、霍书平八次深入阜城,做了大量深入的采访,用洗练、传神的笔墨,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李双星在扶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和无私奉献,是一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好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方志敏》《社会良心:储瑞耕评传》等10余部。
  
  张梅英,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河北省文研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著有《梅之音》《梅好时光》《绝世而独立》《美哉雄安》等。
  
  霍书平,河北省文研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公开报刊发表数十篇散文、随笔和历史文化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长篇纪实文学》是第1部全面反映扶贫干部李双星先进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用洗练、传神的笔墨,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李双星在扶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和无私奉献。李双星自2002年担任衡水市阜城县开发与扶贫办主任以来,15年里,他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歇过一天班;一年365天,走到哪儿都是为了扶贫,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李扶贫”,他是百姓脱贫致富的“福星”。李双星先后被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授予“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称号,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展开
精彩书摘
  《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长篇纪实文学》:
  第一章 消灭贫困
  贫穷与饥饿——困扰世界的难题
  饥饿是人类最早的敌人,饥饿与天灾、战争等纠缠在一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一部与饥饿进行抗争的历史,饥饿问题严重影响和渗透人类的意识。饥饿是世界潜伏的沉默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艾滋病、疟疾和肺炎的总和。
  历史上的饥荒数不胜数。
  公元10年至1846年间,英伦三岛共发生饥荒201次。
  19世纪中叶,爱尔兰粮食歉收,饥荒导致人口锐减250万。历史学家格林在其《英国民族简史》一书中,提到爱尔兰时写道:“饥饿把这个国家变成了一座地狱。”
  1896年至1897年,因为一场大旱灾,印度近代史上遭受了最大一次饥荒,导致五百万人丧生。
  苏联曾经历过两次严重饥荒,一次发生在1921年至1923年,另一次发生在1932年到1934年间的乌克兰,饿死人数均在500万左右。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因饥饿造成了不可计数的人死亡。
  历史上,中国的饥荒发生之频繁、危害之大为世界之最。
  饥荒之下,人性完全被扭曲。
  “吃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如“易子而食”“人相食”在《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从公元前205年到公元1930年,正史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20个时期发生过人相食的记载,这还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记载。
  在封建朝代,无论是“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盛世”还是“康乾盛世”,最多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饱食终日,百分之十的人处于温饱,而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只能保持半饥半饱的状态,如果出现天灾人祸的话,处于半饥半饱者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所谓半饥半饱,就是饱一餐,饿一餐,或是吃到五成饱左右,或是到处借贷无门,吃了上餐愁下餐,一年到头只有生日、过年、尝新这几餐能放开肚皮真正吃饱饭,其他时间则没有这种福气了。
  在中国的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粮食和生存,经历了令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在中国,饥饿如同挥之不去的噩梦。人们对于饥饿的恐惧根植于远古的记忆。
  史学专家研究表明,自公元前108年至1911年,中国共发生饥荒1828次,几乎平均每年一次。
  有确切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因灾荒饿死人数达5620万以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饥饿反内战”的口号响彻云天;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仅河南省,就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司徒雷登说过,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饥饿。
  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向来受到世界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预言,中国共产党政权将因无力解决当时4.75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垮台。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消灭贫困
贫穷与饥饿——困扰世界的难题
消灭贫困——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第二章 乡镇生涯
一场姗姗来迟的采访
贫困土地上走出来的孝子
21年的乡镇生涯

第三章 结缘扶贫
“临危受命”的最年轻正科
打井踢开了扶贫第一脚
流动的扶贫大喇叭
一炮打响的设施农业——瓜菜大棚

第四章 扶贫故事
三里铺村——小伙儿成了“抢手货”
许家铺村——要致富先得拿下“堡垒户”
致富路上一个贫困户都不能落下
扶贫扶出的新农村新农民

第五章 爱得深沉
李双星的扶贫观:输血不如造血
心底无私天地宽
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群众敞开
扶贫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对百姓一诺千金誓言不改

第六章 精准扶贫
大格局与大发展
“十三五”贫困村脱贫计划图
“细胞工程”对接精准扶贫
榜样的力量

第七章 感恩家人
为了扶贫差点儿牺牲了媳妇儿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爱
附录一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认真学习汪洋副总理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向李双星同志学习的通知
附录二 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向李双星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附录三 李双星简历及所获部分荣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